-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CP/IP协议的体系结构
网间网层的IP子协议
网间网层其他协议
传输层:TCP协议、UDP协议
应用层协议
TCP/IP网络工具
DHCP服务和DHCP服务器
DNS服务和DNS服务器
层次结构
在OSI参考模型中,将计算机网络系统分为七层,按由低到高的顺序称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OSI参考模型的结构如图所示。
图 OSI七层模型
下面详述OSI模型中的每一层。
1.物理层
物理层处于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也是实际进行数据传输的一层。。
2.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实现同一物理网络中的系统间(如主机—主机、主机—网络设备)的通信。
3.网络层
网络层可实现处于互连的任意网络中的系统间的通信。
4.传输层
传输层实现主机间进程到进程的数据通信。
5.会话层
会话层建立与终止主机间进程到进程的通信(会话)。
6.表示层
表示层为应用进程间传送的数据提供表示的方法,即确定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编码方式。
7.应用层
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
按照OSI参考模型,在网络中的每主机都具有相同的层次,不同主机的相同层具有相同的功能,同等层之间按照分层协议实现通信。同一主机相邻层之间通过层间接口通信,上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为其上层提供服务。
两台主机的层次结构
OSI
TCP/IP
TCP/IP的各层主要子协议
网络接口层:是TCP/IP提供与各种物理网络的接口(具体协议由各物理网络提供)
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是核心协议,具有对IP地址的管理功能;子网划分;为数据包路由选择等功能。
IP地址有固定的格式:32位二进制数,分成4段(每段8位),中间用“.”分隔,常用4个十进制数表示。如:0001000000001010
0
接入INTERNET的每台主机必需有一个IP地址。主机获取IP地址方式:
静态分配:手工设置(步骤)
动态分配:要借助DHCP服务(原理)
IP地址的分类:
第一字节范围
用 殊
A类
1~126
可供用户分配
B类
128~191
可供用户分配
C类
192~227
可供用户分配
D类
224~279
有特殊之用,不可供用户自由分配
E类
240~254
保留,也不可供用户自由分配
另外:
默认为任何主机的IP地址,不可供用户分配。
IP地址由“网络号”+“主机号”组成
一个人的身份证号码:7 4 0 1 25801012277
地区代码
个人标识代码
一个主机的IP地址:192.168.0. 10
网络号
主机号
IP地址由“网络号”+“主机号”组成
网络号:用于表示该机所在的网络标识
主机号:用于表示该机在该网络中区别其他主机的标识
应用原则:网络号相同的主机,处于同一网段中;同一网段中,不允许有主机号相同的主机
IP地址由“网络号”+“主机号”组成
一般情况下A、B、C三类IP地址中的网络号和主机号的划分
网络号
主机号
例
A类
第1字节
第2、3、4字节
B类
第1、2字节
第3、4字节
1
C类
第1、2、3字节
第3字节
进行IP处理的IP模块被安装在主机和路由器上;到达接收主机的各IP模块从送达的数据通信报的IP报头部分寻找IP地址然后将数据报发送到IP地址指定的中间路由器或目的主机.
路由器接收到数据报后必须判断将数据报送到哪里,这个判断是通过参考路由选择表来做出的.
7.7网间网层的---其他子协议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enet控制报文协议,提供控制和传递消息的功能;(IP协议不保证可靠性。因此,导致由于网络故障,数据包不能到达,中途路由器或目标主机缓冲器发生溢出而造成数据包被抛弃等事故的发生。这时,有必要将数据包未到达的情况由信宿通知信源。ICMP把这样的信息由发现错误的主机或路由器发回信源。另外进行发送前,可以确认目标(接收地址)是否存在或查看路由器的状态。 )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为已知的IP地址确定相应的MAC地址;
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反地址解析协议,根据MAC地址确定相应的IP地址。
TCP协议
UDP协议
TCP(即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传输层协议,它能提供高可靠性通信(即数据无误、数据无丢失、数据无失序、数据无重复到达的通信。)
适用情况:
1、适合于对传输质量要求较高,以及传输大量数据的通信。
2、点到点的通信中采用TCP。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不可靠的无连接的协议。在数据发送前,因为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全监理应急预案应急预案计划.doc VIP
- 清理河道施工合同协议.docx VIP
- 骨科与康复科MDT 团队.docx VIP
- 防溺水安全专题教育ppt课件.pptx VIP
- BS ISO-IEC 38500-202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Governance of IT for the organization 信息技术ーー组织的信息技术治理.pdf
- 妇产科半年工作总结.pptx
- 杭剧的现状及传承发展对策.docx VIP
- 妇产科火灾演练应急预案和脚本.docx VIP
- TCL 滚筒洗衣机G100V200-HD1使用说明书.pdf
- 川崎机器人培训(厂家内部资料).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