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機械零件的強度.doc
第3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
3.1 主要内容及特点
1. 材料的疲劳特性
2.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3. 机械零件的抗断裂强度
4. 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
机械零件的强度,是指机械零件抵抗各种机械性破坏的能力。早期的机械零件强度设计只限于静强度计算。到了19世纪中叶,从火车轮轴大量疲劳断裂的事故中发现了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的疲劳破坏现象,开始了对疲劳强度的研究。实际上,常用的机械零件很多是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工作的,疲劳破坏是其主要的失效形式之一。本章的重点是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3.2 学习要求
1. 掌握载荷及应力的分类;
2. 掌握单向稳定变应力时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3. 了解机械零件的接触疲劳强度。
3.3 重点、难点提要
1. 稳定循环变应力的分类(见图3-1)
2. 对称循环变应力下材料的疲劳特性
⑴(-N 曲线
该曲线是用一批标准试件进行疲劳实验并用统计处理的方法得到的。即以规定的循环特征r的变应力(通常取r=-1)加于标准试件,经过N次循环后不发生疲劳破坏时的最大应力σmax称为疲劳极限应力σrN。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σrN时相应的循环次数N,将结果绘制成疲劳曲线,即σ-N曲线,见图3-2。可以将该曲线分成四个区域:
①静应力区(应力循环次数N<103) 使材料试件发生破坏的最大应力值仅略低于静强度。
②低周疲劳区(又称应变疲劳) 应力循环次数N>103~104,应力水平高,循环次数少。材料因应变疲劳而破坏,所以用许用应变值来控制试件不产生破坏。
③高周疲劳区(又称应力疲劳) 应力循环次数N>104,应力水平低,循环次数多,材料因应力疲劳而破坏,所以用许用应力值来控制试件不产生破坏。
④次疲劳区 应力水平低于某一数值,裂纹不扩展。
但材料不同,疲劳曲线不同(见图3-3);同样的材料,循环特性不同,疲劳曲线不同(见图3-4);可靠度不同,疲劳曲线亦不同(见图3-5)。通常,未加说明的疲劳曲线,均指循环特性 r = -1、可靠度R=50%的疲劳曲线。
图3-2 材料的疲劳特性曲线
⑵机械零件的有限寿命设计和无限寿命设计
绝大多数通用零件多是在变应力下工作且应力循环次数总是大于104,因此,本课程重点研究应力疲劳。在高周疲劳区上(见图3-6),通常规定一个应力循环次数,称为循环基数N0,并以与其对应的疲劳极限(r作为材料的主要机械性能之一,称之为材料的疲劳极限(在设计手册或材料手册中,可以查到一些结构钢的N0及其对应的疲劳极限(r)。当应力循环次数N<N0时,为有限寿命设计。取有限寿命疲劳极限为,KN为寿命系数,m为材料常数。当应力循环次数N>N0时,为无限寿命设计,即取N=N0,KN=1,进行计算。必须注意: ND是对应于材料疲劳曲线转折点的应力循环次数,而循环基数N0是人为规定的一个循环次数。设计手册中的N0,可能等于ND,也可能不等于ND,这是查手册时应当弄清楚的,不要把二者弄混淆了。
3. 非对称循环变应力下材料的疲劳特性
⑴材料的极限应力线图(等寿命疲劳曲线)
(-N曲线是由对称循环变应力的试验得到的疲劳曲线,对于非对称循环变应力,其平均应力(m不等于零,当材料所受变应力的循环特征r不同时,所得的疲劳极限值(r也不同,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平均应力((rm )和应力幅((ra )绘成的曲线图即极限应力线图(图3-7)来表示。按试验的结果,这一疲劳特性曲线为二次曲线(见图3-7中曲线A′D′C′),工程上为计算方便常用折线A′D′G′C来近似替代。本课程要求能在已知(-1、(0、(s的情况下,画出该折线图。
图3-7中,A′、D′、C的坐标依次是(0,(-1)、((0/2,(0/2)、((s,0)。其中A′D′G′C线以下为安全区,以上为危险区。A′D′G′线上的点为材料疲劳失效的界限应力,G′C线上的点为材料静强度失效的界限应力。
⑵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
由于零件尺寸及几何形状的变化、加工质量及强化因素的影响,使得零件的疲劳极限要小于材料试件的疲劳极限。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图3-8)与材料的极限应力线图(图3-7)的区别是:将图3-7中A′、D′两点的纵坐标除以零件的弯曲疲劳综合影响系数Kσ。同理,ADGC线以下为安全区,以上为危险区。ADG线上的点为零件疲劳失效的界限应力,GC线上的点为零件静强度失效的界限应力。
4. 单向稳定变应力时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受非对称循环应力作用时,零件的安全系数为:
式中,Sca为计算安全系数(按比例作图求出零件的极限应力后求解或直接用教材上所列公式求解);(lim为零件的极限应力,需根据零件的应力变化规律来确定;(为零件所受实际工作应力;S为许用安全系数。
图3-9~图3-11为零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稅務系統數字證書應用接口規范-國家稅務總局.doc
- 稅收優惠政策落實情況企業調查問卷-國家科技部.doc
- 稅收基礎知識.ppt
- 稅收如何服務轉型升級-深圳政府在線.ppt
- 稅收政策宣傳輔導2015.ppt-寧波市國家稅務局.ppt
- 稅法學基本原理.ppt
- 稅法規定-福建省地方稅務局.ppt
- 稅負分析測算-青島市國家稅務局.ppt
- 稿件寫作基本要求.doc
- 積極指數化一種全新的投資模式-深圳證券交易所.doc
- 师缘主题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偏好MOEA_D算法的气发动机多目标优化标定研究.pdf
- 师范技能课件比赛一等奖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生初中美术说课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技能课件图片素材库最新完整版本.pptx
- Unit 2 Making a Difference Understanding ideas The Well that changed the world 教学设计-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docx
- 师范生技能大赛PPT课件语文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扭矩的双燃料发动机控制策略研究.pdf
- 1.2.1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教学设计)高二数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
- 师范文化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