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一 记叙文型语法填空
专题二 说明文型语法填空
专题三 议论文型语法填空
第二模块 语法填空
第二模块 语法填空
第二模块 │考纲解读
语法填空是广东省自行设计的一种新题型, 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主要的创新在于:在语篇层面上考查语言知识, 符合新课标倡导的语言学习理念;试题设计采用了填空方式, 而不是单项选择, 真正激活了学生的语言知识及应用能力, 对中学英语教学有较好的反拨作用;考试内容不仅涉及句子的语法结构, 还包括构词法、篇章连贯和意义对句子结构的制约作用(比如:代词的指称涉及篇章的连贯等), 符合语言真实性的要求, 让学生在更加真实的语境中应用自己的语言知识。
第二模块 │命题分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一是语法,二是上下文的连贯性,而且语法是重点。它主要考查考生对高中英语大纲要求的基本语法知识、词汇、习语和较为简单的英语表达方式的掌握和逻辑推理能力等。其命题特点如下:
1. 短文长度。在150—200词,其中2009年高考题是220词,2010年高考题是182词,2011年高考题是215词。
2. 考查篇章理解。语法填空是以短文为载体,考查语法的同时,也考查了考生对语篇的理解。
3. 考查基础语法。所填词语既要意思连贯和富有逻辑性(符合语境), 又要语法正确。重点考查动词、代词、介词、冠词、词类转换等基础知识。
第二模块 │命题分析
4.命题形式。
(1)给出提示词题型:填实义词——用括号里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主要提供的是动词、形容词、名词三大类,考生需要根据语境写出正确的词形,一般有3个小题。包括动词的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等级,名词的单复数,以及词类或词义的转换等。
(2)纯空格题型:填功能词——空后没给词,要求考生根据文意、上下文连贯性和行文逻辑,填入一个恰当的词,包括代词、介词、限定词 (冠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等)、连词、时间及地点副词等。
第二模块 │命题分析
第二模块 │应试点睛
语法填空要求考生阅读一篇短文, 然后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完成10道语法填空题。做题要求:一是在空格处填入适当的词;二是使用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
1.语法填空的考查范围
(1)语境(上下文);
(2)语法:动词、名词、代词、冠词、介词、固定搭配、情态动词、复合句、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及构词法、倒装等。①动词:时态、语态、主谓一致、非谓语动词等;②引导词:一些从句的使用, 如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等;
第二模块 │应试点睛
③形容词、副词、名词、动词之间的词型、词性转换, 形容词与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等;④介词:一些常用介词的基本用法、介词短语的用法;⑤名词、冠词:注意名词的单数、复数、可数、不可数以及冠词的特殊性用法;⑥代词:注意代词所指代的对象和前后对应的关系;⑦并列词:and, so, or, otherwise等表示并列、对比的词, 以及表示承接、转折的副词therefore, however的用法;⑧句型:要求归纳整理, 并且牢固掌握一些基本常用句型, 如: not...until...; not only...but (also)...; so...that...; not...but...; as...as...; either...or...;more...than...; neither...nor...;such...that...;hardly...when...; no sooner...than...等。
第二模块 │应试点睛
2.语法填空的能力要求
(1)阅读/理解语篇的能力;
(2)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
(3)熟练运用语法的能力;
(4)单词拼写能力。
第二模块 │应试点睛
第二模块 │ 题型探究
探究点一 纯空格题型
考生需要根据语境在每个空格处填入一个合适的词,主要考查连词、介词、代词、冠词等。
1.根据语境判断词义
通过句意或语篇的要求确定单词的含义,此种设计考查点包括实词和虚词。值得注意的是,有时通过句子本身或上下两个句子就可以确定词义,但有时要通过几个句子、一个段落甚至整个篇章结构才能确定。
判断词义可以通过定义、对比、因果、联想、上下文等线索确定。
第二模块 │ 题型探究
1.(1)定义法:是指通过定义解释、定语从句、同位语等判断词义,这类词主要是名词。
例1 We are all in the position of the________.If w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公差与配合试卷.ppt
- AIOL5.5生产流程精益改善案(增加动画)讲稿.ppt
-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2——ARP协议试卷.ppt
-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3章几何公差3.4-3.6试卷.ppt
- 20151103六年级上数学人教版分数除法例7讲稿.ppt
- 计算机网络详细3试卷.ppt
- AI绘图软件第6章讲稿.ppt
- 2012.10恒生玉符养老地产项目经典及规划设计讲稿.ppt
-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10次课试卷.ppt
- 黄疸的临床鉴别.试卷.ppt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