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第一节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第二节 胺
第三节 重氮与偶氮化合物
第一节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定义:
芳烃分子中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的化合物,称为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对硝基氯苯
2,4,6-三硝基甲苯(TNT)
2-硝基萘
1.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一硝基化合物
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或固体
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化工原料
多硝基化合物
黄色固体
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用作炸药、香料
例:硝基苯的红外光谱。
硝基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吸收峰:
2.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制法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一般采用直接硝化法制备。例如:
3.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1) 还原
在酸性介质中用金属还原硝基化合物,直接生成相应的胺
在化工生产中,常用Cu、Ni或Pt等催化剂,采用催化加氢的方法,还原硝基化合物。实验室中也可采用类似的方法。
讨论:
① 还原剂:
H2-Ni:产率高,质量纯度高,无“铁泥”污染,中性条件下进行,不破坏对酸或碱敏感的基团。
Fe+HCl:操作简单,实验室较为常用。酸性条件下进行,不适于还原带有对酸或碱敏感的基团的化合物。
SnCl2+HCl:特别适用于还原苯环上带有羰基的化合物。
反应介质:
酸性介质:彻底还原,生成苯胺;
中性介质:单分子还原,得N-羟基苯胺;
碱性介质:双分子还原,得到一系列产物。
③ 选择性还原:钠或铵的硫化物、硫氢化物或多硫化物,如硫化钠、硫化铵、硫氢化钠、硫氢化铵等,以及氯化亚锡和盐酸,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选择性的将多硝基化合物中的一个硝基还原成氨基。
(2)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3) 芳环的亲核取代反应
芳环上连有硝基时,不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但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例如:
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在有机合成上应用有限,不如亲电取代反应那样应用广泛。
(4) 硝基对其邻、对位取代基的影响
酚羟基的o-、p-上有-NO2时,酸性大增。例如:
a. 对酚羟基酸性的影响
原因:-NO2的引入,使苯氧负离子的负电荷得到有效的分散。
当酚羟基与硝基处于m-时,酚的酸性增加不如处于o-、p-明显:
原因: 当硝基与羟基处于间位时,只有-I,没有-C。
(b) 对羧酸酸性的影响
当苯甲酸的苯环引入硝基后,与酚类似,其酸性增大。且硝基处于羧基的邻、对位时更加显著:
c. 硝基对卤原子活泼性的影响
以下列水解反应为例:
以上的实验表明,若卤素原子的邻、对位有硝基等强吸电子基时,水解反应容易进行。
原因:硝基的引入有利于碱或亲核试剂的进攻。
第二节 胺
基础知识
(一) 胺的分类和命名
(二) 胺的结构
(五) 胺的化学性质
(三) 胺的物理性质
(六) 季铵盐和季铵碱
(四) 胺的制法
氨分子中的氢原子部分或全部被烃基取代后的化合物,统称为胺。
许多源于植物的碱性含氮化合物(又称生物碱)具有很强的生理活性,常被用作药物。
l-麻黄碱(1R,2S)
阿托品
(一) 胺的分类和命名
分类:按照氮原子连接的烃基数目不同,可把胺分为伯(1o)、仲(2o)、叔(3o)胺。按分子中氨基的数目,胺分为一元胺、二元胺和三元胺。
NH3
RNH2
氨
伯胺(1o胺)
仲胺(2o胺)
叔胺(3o胺)
当R、R’和R’’都是脂肪族烃基时,为脂肪胺。当其中一个是芳基时,为芳香族胺。例如:
(CH3)3N
叔丁基胺(伯胺)
六氢吡啶(仲胺)
哌啶
脂肪胺:
三甲胺(叔胺)
α-萘胺(伯胺)
二苯胺(仲胺)
N,N-二甲苯胺(叔胺)
芳 胺:
1. 简单的脂肪胺是用烃基名称后面加上“胺”来 命名。
命名:
H2N(CH2)6NH2
环己胺
1,6-己二胺
苄胺
2. 比较复杂的脂肪族胺是以烃作母体,氨基作为取代基来命名。
1-苯基-3-氨基丁烷
3. 当氮原子同时连有芳基和脂肪基时,命名时必须在芳胺 名称前面加字母“N”。
N-甲基-N-乙基苯胺
对亚硝基-N,N-二甲苯胺
N,N’-二苯基对苯二胺
4,4’-二硝基二苯胺
4. 四个相同或不同的烃基与氮原子相连的化合物称为季胺化合物,其中R4N+X-称为季胺盐,R4N+OH-称为季胺碱。
命名胺与酸生成的盐或季胺类化合物时,用“铵”代替“胺”,并在前面加负离子的名称。
C6H5N+H3Cl-
氯化苯铵
(C2H5N+H3)2SO42-
硫酸二乙铵
(CH3)3N+CH2C6H5Br-
溴化三甲苄铵
(CH3)3N+CH2CH3OH-
氢氧化三甲乙铵
(二) 胺的结构
氨、甲胺和三甲胺的结构如下图:
由于胺是棱锥形结构,当氮原子上有三个不同的基时,它是手性分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局深入贯彻精神学习教育”回头看”自查情况报告.docx VIP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 VIP
- 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理解33个常考题型满分答题公式模版技巧方法.pptx VIP
- 《物业管理》课件.pptx VIP
- 【课件】《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解读.pptx VIP
- 桩基及围护技术标含施工方案.pdf VIP
- 小学写人记事类作文方法讲解(课件PPT;42页).pptx VIP
- 学校食堂餐饮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
- 英剧剧本唐顿庄园台词本中英文对照精排版第一季第一集.pdf VIP
-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281.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