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首頁第三章數據鏈路層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課程首頁第三章數據鏈路層3.doc

课程首页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3.1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 /computernet/ch_3/ch_3_3.htm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 本章将首先介绍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后,然后数据链路的控制协议:如停止等待、连续ARQ、选择重传ARQ等协议,最后将会介绍两个实际应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HDLC协议和PPP协议。 ? 3.1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 ? 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介乎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在物理层所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是对物理层传输原始比特流的功能的加强,将物理层提供的可能出错的物理连接改造成为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即使之对网络层表现为一条无差错的链路。 数据链路层在相邻结点的物理连接上为网络层建立、维持、释放链路连接,并在链路连接上可靠地、正确地传送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通常称为帧-Frame)。 图3-1 数据链路层与上下层之间的关系 ?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功能 向网络层提供透明的和可靠的数据传送服务。透明性是指该层上传输的数据的内容、格式及编码没有限制,也没有必要解释信息结构的意义;可靠的传输使用户免去对丢失信息、干扰信息及顺序不正确等的担心。 数据链路层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一些数据链路层协议(即链路控制规程),在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上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图3-2 数据链路层的模型 ? 链路 一条无源的点到点的物理线路段。 ? 数据链路 是一个逻辑的概念,指数据从数据发送点到数据接收点(点到点 point to point)所经过的信道。 ? 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为使数据能迅速、正确、有效地从发送点到达接收点所采用的控制方式。 ? 数据链路层协议应提供的以下最基本功能 ? 1.?????? 帧同步 ? 为了使传输中发生差错后只将出错的有限数据进行重发,数据链路层将比特流组织成以帧为单位传送。帧的组织结构必须设计成使接收方法能够明确的从物理层收到比特流中对其进行识别,也即能从比特流中区分出帧的起始与终止,这就是帧同步要解决的问题。由于网络传输中很难保证计时的正确和一致,所以不能采用依靠时间间隔关系来确定一帧的起始与终止的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帧同步方法。 ?   (1)字节计数法。这种帧同步方法以一个特殊字符表征一帧的起始,并以一个专门字段来标明帧内的字节数。接受方可以通过对该特殊字符的识别从比特流中区分出帧的起始,并从专门字段中获知该帧中随后跟随的数据字节数,从而可确定出帧的终止位置。 面向字节计数的同步规程的典型实例是DEC公司的数字数据通信报协议DDCMP(Digital DataCommunications Message Protocol)。DDCMP采用的帧格式如下: ? 8 14 2 8 8 8 16 8-131064 16(位) SOH Count Flag Ack Seg Addr CRC1 Data CRC2 ? 表3.1 ?DDCMP采用的帧格式 ?   格式中控制字符SOH标志数据帧的起始。Count字段共有14位,用以指示帧中数据段中数据的字节数,数据段最大长度为8×(214-1)=131064位,长度必须为字节(即8位)的整倍数,DDCMP协议就是靠这个字节计数来确定帧的终止位置的。DDCMP帧格式中的Ask、Seg、Addr及Flag中的第2位。它们的功能分别类似于本节稍后要详细介绍的HDLC中的N(S)、N(S)、Addr字段及P/F位。CRC1、CRC2分别对标题部分和数据部分进行双重校验,强调标题部分单独校验的原因是,一旦标题部分中的Count字段出错,即失却了帧边界划分的依据,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由于采用字段计数方法来确定帧的终止边界不会引起数据及其它信息的混淆,因而不必采用任何措施便可实现数据的透明性,即任何数据均可不受限制地传输。 ? (2)使用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该法用一些特定的字符来定界一帧的起始与终止,本节稍后要介绍的BSC规程便是典型例子。为了不使数据信息位中出现的与特定字符相同的字符被误判为帧的首尾定界符,可以在这种数据字符前填充一个转义控制字符(DLE)以示区别,从而达到数据的透明性。 ? (3)使用比特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该法以一组特定的比特模式(来标志一帧的起始与终止。本节稍后要详细介绍的HDLC规程即采用该法。为了不使信息位中出现的与该特定模式相似的比特串被误判为帧的首尾标志,可以采用比特填充的方法。比如,采用特定模则对信息位中的任何连续出现的5个“1”,发送方自动在其后插入一个“0”,而接受方则做该过程的逆操作,即每收到连续5个“1”,则自动删去其后所跟的“0”,以此恢复原始信息,实现数据传输的透明性。比特填充很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