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前言 痛。随着影像学的高度发展,临床医生对其产生过分依赖,而忽视了病史的询问和临床症状、体征的仔细检查,容易对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相似症状的脊柱病变产生误诊。查阅99年至今的132篇有关此类文献,容易误诊病变有骶髂关节疾病、盆腔出口综合征、犁状肌综合征、L3横突综合征、腹膜后肿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椎管狭窄、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结核、脊柱肿瘤等15种疾患,其中有6篇文章报道了32例脊柱结核患者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有128篇文章报道了717例脊柱肿瘤患者误诊为椎间盘突出症。 今天我们主要对脊柱结核、脊柱肿瘤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诊断进行探讨。 2. 腰椎间盘突出症 3. 脊柱结核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 【临床表现与诊断】 全身症状 早期无明显症状,活动期则出现食欲不振、消瘦、午后潮热、盗汗等中毒症状。 局部症状和体征 1).疼痛 局部痛为主,于劳动、咳嗽时加重。患处可有压痛、叩击痛及放射痛。 2).脊柱畸形 由于椎体破坏塌陷后,形成角状后突畸形。为脊柱结核所特有。 4.2. 脊柱转移癌 任何恶性肿瘤,不论癌或肉瘤均可转移至骨,以癌为多见。转移性骨肿瘤在恶性骨肿瘤中甚为常见。有时由于原发性肿瘤非常隐蔽,转移性骨肿瘤可能是唯一的临床表现。转移的途径有:直接侵犯、血行转移和淋巴转移。脊柱转移以脊柱静脉型转移为主。 【临床表现与诊断】 患者既往有肿瘤病史,或机体其他部位患有未发现者肿瘤 ; 转移灶出现的时间与原发肿瘤的性质不同而长短不一,肿瘤恶性程度越高,年龄越小,发生转移越早; 脊柱转移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病初多为局部间歇性胸背痛,继而逐渐变为持续性剧痛,夜间尤甚。 5、椎管内肿瘤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 椎管内肿瘤是引起腰腿痛的原因之一,临床上并非少见。胸腰段的肿瘤症状和体征与腰椎盘突出症极为相似。 5.1. 终丝脂肪瘤 椎管内脂肪瘤少见,约占椎管内肿瘤的1%,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而发生于腰骶管终丝的脂肪瘤更少。 【临床表现与诊断】 单纯腰骶管内脂肪瘤,如不伴终丝马尾浸润、牵拉,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绝大多数脂肪瘤合并有栓系综合症(脂肪瘤型脊髓栓系综合症),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有腰骶部皮肤凹陷,多毛发、腰背部疼痛、马蹄足、会阴区疼痛、脊柱侧弯等,都是常见的表现。大小便失禁,说明脂肪瘤已侵犯到圆锥。 5.2. 神经纤维瘤病 神经纤维瘤病是神经皮肤综合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它可分为两个亚型,即I型和II型。 【临床表现与诊断】 神经纤维瘤病I型诊断标准(符合2条或2条以上即可):1.6个或超过5mm大的牛奶咖啡斑。2.一个丛状神经纤维瘤,或2个或更多神经纤维瘤。3.2个或更多色素沉着性虹膜错构瘤。4.腋部或腹股沟区斑。5.视神经胶质瘤。6.一级亲属患有神经纤维瘤病I型。7.特征性骨病变,如叠骨大翼发育不全、假关节等。 5.3. 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好发年龄为20~50岁,好发部位包括头、颈、四肢屈侧面、躯干、纵膈和后腹膜的软组织,较典型的病例为发生于脊神经后根的神经鞘瘤,产生一系列感觉、功能异常。 【临床表现与诊断】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首发症状为疼痛,多为神经根性疼痛,持续于病的全过程,劳累及咳嗽时加重;除肿瘤所致的局部腰痛外,多伴有马尾神经支配区放射性疼痛,发病早期疼痛向一侧下肢放射,当肿瘤增大累及多处马尾神经时,疼痛向两下肢放射,若肿瘤位于马尾下部,疼痛则向会阴部放射;椎管内神经鞘瘤病程缓慢,体息或其它物理治疗不能使症状缓解,有持续加重趋势;夜间疼痛加剧、不能平卧,半卧位或下地活动后可能减轻。 5.4. 室管膜瘤与脊髓空洞症 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或青年人,发生在15岁以下者占50%,而发生于脊髓者更少见,文献报告年龄最大一例为50岁,发生于脊髓。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受多种致病因素影响,病理特征为脊髓内形成管状空腔,并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缓慢进行的脊髓病变。 【临床表现与诊断】 室管膜瘤临床表现与发生部位不同,发生于脊髓者常伴肢体麻木,瘫痪,尿潴留等症,室管膜瘤一般生长缓慢,存活时间可达8- 10年。 脊髓空洞症多在20~30岁发病,男约为女的3倍。起病隐潜,病程缓慢。临床表现为受累的脊髓节段神经损害症状,以痛温觉减退或消失而深感觉保存的分离性感觉障碍为特点,兼有脊髓长束损害的运动障碍及神经营养障碍。 5、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脊柱病变鉴别要点(误诊原因) (1).重视病史及鉴别要点 注意病程、疼痛特点及有无伴随症状。脊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