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遗存新发现的几点思考.pdf
四川文物 2004年第3期 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遗存新发现的几点思考
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遗存新发现的几点思考
江章华
摘 要:2000年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出土的茂县营盘山新石器文化遗存与甘 青地区马家窑文化的特征基本一致,其文化属性当为“马家窑文化”,同时也有小的差异。 宝墩文化很可能与岷江上游的马家窑文化有关系,之间还有时间缺环,哨棚嘴文化通过白 龙江、嘉陵江流域与甘青地区的原始文化可能也有联系。 关键词:岷江上游;新石器遗存;性质;关系 中图分类号:K87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62(2004)03—0010—05
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遗存,过去只有一些调 查材料,发现了不少石器和陶片的采集点,这些采 集点大约有三十余处,遍及整个岷江流域,包括其 支流杂谷脑河,北起松潘中部,南达汶川县中部, 西至茂县西部和理县中部。著名的如汶川姜维城 遗址、阿尔遗址,理县箭山寨遗址等。曾有学者根 据这些调查材料对岷江上游的新石器文化作了初 步研究,将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分成阿尔、姜维 城、箭山寨三个类型,并认为阿尔类型为土著的早 期文化,中期的姜维城类型是西北马家窑文化的
一 支南下与土著的阿尔类型融合形成,箭山寨类 型则是继承姜维城类型发展起来的晚期文化?。 但是这种仅仅根据调查采集到的少量陶片和石器 所作的文化属性与年代判断在考古研究上往往有 很大的偏差,甚至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相符,因此在 没有对遗址作正式发掘以前,对岷江上游新石器 文化面貌始终都没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只隐 约感到这一区域的新石器文化与甘青地区的马家 窑文化有联系。 2000年,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四 川省文物地图集》的编写工作,在岷江上游地区 开展了全面、详细的考古调查,调查范围遍及岷江 上游干流和其主要支流黑水河、杂谷脑河两岸的 河谷地带,发现了茂县营盘山、松潘东裕村、汶川 高坎、理县猛古村、黑水官纳若等53处有文化堆 积层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茂县壳壳寨、汶川布兰、 理县四南村、黑水泽盖村等29处新石器时代遗物 采集点 ,更重要的是对茂县营盘山遗址进行了 试掘,揭露面积 200平方米,出土大量陶片和石 器 ,这样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遗存第一次有了
10
科学发掘的资料,该遗址面积较大,有近 1O万平 方米,遗存十分丰富,因此十分典型,紧接着2002 年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又进行了更大 规模的发掘,获得了更为丰富的文化遗物,这为正 确认识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提供了科学的资料, 笔者通过对这些资料的观察,有几点想法谈出来 供学界同仁参考。
一 、营盘山新石器文化遗存的性质 从营盘山遗址出土的陶器和石器看,其总体 特征与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指马家窑文化马 家窑类型,以下同)基本相同,也就是带有强烈马 家窑文化的共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营盘山遗址陶器制法与马家窑文化陶器的 制法相一致,均主要采用泥条盘筑和捏塑法,小口 细长颈的壶、瓶等,多是口颈、肩腹分段盘筑成后, 再进行粘接,陶坯多进行过抹、压、磨、刮削等修 整,留下了清晰的修整痕迹 。 2、营盘山遗址出土的彩陶风格为典型的马家 窑文化风格,彩陶陶色为红褐色,橙黄色,少量灰 褐色,黑彩,图案有草卉纹、粗细线条纹、水波纹、 变体鸟纹、弧边三角纹、圆点纹、草叶纹、网格纹、 弧线圆圈纹、卷叶纹、涡旋纹、杏圆纹、蛙纹等,盆、 钵类还发现有内彩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陶色 有砖红和橙黄,彩绘主要是黑彩,也有黑白或黑红 两彩兼施的,花纹结构以多条弧线、弧边三角、圆 点等为母题组成宽面几何形图案,常见的有垂幛 纹、菱格网纹、连续涡纹、花瓣纹等,有的花纹很象 植物的叶子与花朵,彩绘既饰在器物的外表,又饰 在器物的内壁。口沿上也有彩绘,多由斜线、三 角、方格、圆点等组成一周窄带纹。同时还有蛙
四川文物 20134年第3期 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遗存新发现的几.最思考
纹、鱼纹、鸟纹等动物形饰,鸟纹多为变体鸟 纹 】。从上述可以看出,如果排除因各自叙述方 式不同外,其基本特征是一致的。 3、营盘山遗址出土的夹砂陶器多夹粗大的片 岩颗粒和白色石英砂颗粒,陶胎较厚,纹饰以绳纹 和附加堆纹最多,绳纹多斜行和交错的棱格纹,口 沿多绳压花边装饰和锯齿波浪口,附加堆纹比较 有特征的是口沿下一圈作裙边装饰以及腹部几周 作箍带状,除绳纹外,泥饼装饰也富有特色。上述 特征与马家窑文化相一致,如甘肃东乡林家遗址 报告说“夹砂陶内羼石英岩颗粒和云母片等,胎 粗质坚。”“粗陶纹饰比较简单,以斜行交错方格 绳纹为主,斜行或横行的较少。深腹罐等,肩以下 施平行泥条堆纹,口沿外用手指压成窝齿状,肩部 也有压印的各种窝状绳纹,并贴圆泥饼”L7 J。天 水师赵村和西山坪L8 等遗址的马家窑文化遗存 也是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