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0-绪论 研究生课程-应用弹塑性力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徐芝纶 . 弹性力学简明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桂通. 弹性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铁木辛柯 (Timoshenko). 弹性理论. 科学出版社 王仁. 塑性力学引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资料: 教材: 卓卫东 . 应用弹塑性力学(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2013 单向拉伸试验(低碳钢) σs σt σp 1OA段:σ与ε的关系为线性 σp——比例极限 2AB段:σ与ε的关系为非线性 在B点卸载,变形可恢复,无残余应变 σe——弹性极限 工程上约定:塑性应变达0.2%时的应力为弹性极限应力。 3BC段:屈服阶段(自B点后进入塑性阶段,继续加载会产生塑性变形)。 应力不变时应变会增大。 σe也称作屈服极限σs 4CE段:强化阶段——要增加变形,需要增加应力。 如果在D点卸载,应力卸为零后,要想让材料重新进入塑性状态,需要的应力要不小于σD。 5EF段:颈缩阶段。加载至E点时,试件的某一局部面积急剧减小。属于加载的最后阶段。 σt ——强度极限 弹性变形:卸载后能完全消失的变形。 塑性变形:卸载后不消失的变形,也称残余变形。 弹塑性材料:具有弹性与塑性变形阶段的固体。 拉伸试验应力—应变曲线 弹性与塑性 弹性变形阶段是可逆的,应力应变值一一对应。 由于塑性变形的出现,弹塑性阶段是不可逆的,应变的大小和加载的历史有关。 变形体中可分为弹性区与塑性区。在弹性区,加载和卸载都服从广义胡克定律;在塑性区,加载服从塑性规律,而在卸载过程则服从弹性的胡克定律。 卸载 σs σt σp 很难采用完美的数学方程对应力-应变曲线进行描述,如何进行简化? σs σt σp 理想-弹塑性 方式(一) 应力-应变曲线的简化-简化模型 σs σt σp 很难采用完美的数学方程对应力-应变曲线进行描述,如何进行简化? σs σt σp 理想刚塑性 方式(二) σs σt σp 很难采用完美的数学方程对应力-应变曲线进行描述,如何进行简化? σs σt σp 线性强化理想弹塑性 方式(三) σs σt σp 很难采用完美的数学方程对应力-应变曲线进行描述,如何进行简化? σs σt σp 线性强化理想刚塑性 方式(四) σs σt σp 很难采用完美的数学方程对应力-应变曲线进行描述,如何进行简化? 还有其他方式,如教材P3 图0.2 C,幂次强化模型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中,钢筋的应力-应变采用哪种模型? 基本假定 基本假设是学科的研究基础 工程问题的复杂性 超出基本假设的研究领域是固体力学其它学科的研究 根据问题性质,忽略部分暂时不必考虑的因素,提出一些基本假设。使问题的研究限定在一个可行的范围。 假设所研究的整个弹性体内部完全由组成物体的介质所充满,各个质点之间不存在任何空隙。 一、 连续性(continuity)假设 变形后仍然保持连续性 根据这一假设,物体所有物理量,例如位移、应变和应力等均为物体空间的连续函数。可以采用强大微分学等现代数学工具来描述。 微观上这个假设不可能成立 假设弹性物体是由同一类型的均匀材料组成的 二、均匀性(homogeneity)假设 物体的弹性性质处处都是相同的 工程材料,例如混凝土颗粒远远小于物体的的几何形状,在物体内部均匀分布,从宏观意义上讲,也可以视为均匀材料 对于环氧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不能处理为均匀材料。 三、各向同性(isotropy)假设 假定物体在各个不同的方向上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宏观假设,材料性能是显示各向同性 这些材料的研究属于复合材料力学研究的对象。 木材,竹子以及纤维增强材料等,属于各向异性材料 物体的弹性常数将不随坐标方向的改变而变化。 四、小变形(small deformation)假设 假设在外力或者其他外界因素(如温度等)的影响下,物体的变形与物体自身几何尺寸相比属于高阶小量。 在弹性体的平衡等问题讨论时,可以不考虑因变形所引起的尺寸变化 忽略位移、应变和应力等分量的高阶小量,使基本方程成为线性的偏微分方程组。 五、无初始应力假设 假设物体处于自然状态,即在外界因素作用之前,物体内部没有应力。 六、静水压力不影响屈服条件和加载条件 静水压力(平均应力)只产生弹性的体积变化,不影 响塑性变化规律。 但假定对于岩石一类材料不符合实验事实。 七、体积的变化是弹性的 数学方法 实验方法 二者结合的方法 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偏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求解的方法有解析法和近似解法。 解析法在数学上难度极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影片中非技术性因素答辩.ppt
- 高级汽车驾驶培训素材.ppt
-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技巧素材.ppt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胖乎乎的小手》精美答辩.ppt
- 3冲裁模结构、4、零件设计研讨.ppt
- 小学语文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互换答辩.ppt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我与网络》答辩.ppt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实验篇)答辩.ppt
- 3传动.8齿轮传动研讨.ppt
- 3传动.8带传动研讨.ppt
- 初中语文智能教学环境下的AI教育工具应用效果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pdf
- 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在高中历史探究性学习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与实施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师个人教学改进报告模板.docx
- 艺术鉴赏课程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生物遗传图谱解读交互式模拟实验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微型维修服务合同.docx
- 高中数学在快递纸箱回收再造手工纸中的应用与拓展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验探究与创新实验设计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舞蹈艺术与传统文化交融的创新路径探索——以民族舞蹈为例》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