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典论.论文
典論.論文 曹丕 目次 聚焦文心─課題解析 題解 題解 《典論》一書,屬論辯類文體,曹丕精心撰著。文選典引李善注:「典者,常也,法也。」故「典論」原意是指討論各種事物的法則。 也有人說「典論」就是正論,據清朝孫馮翼典論輯佚本的內容推測,曹丕著作此書的用意,乃在「端正天下之論」。 據《文選》六臣注,《典論》有二十篇,可惜全本已佚,只有〈自敘〉一篇為裴松之注三國志所引錄,〈論文〉一篇為《昭明文選》所錄,兩篇原貌遂得以保存。 清孫馮翼有典論的輯本,刊入問經堂叢書中,黃奭漢學堂叢書亦有輯本。 從輯本中可以看出,典論的內容十分廣泛,其中有論帝王的:如論周成漢昭、論孝武;有論為人處世的,如內誡、交友論、姦讒、酒誨;有論古今愚誨者,如論郤倫等事;又有斥神仙為妄者,共十二篇。可見典論所討論的範圍十分廣闊,是一本綜合性的論著。 論文是典論中的一篇,它是中國第一篇評論文學的專著。 中國的文學作品一向與經、史作品混淆;至曹丕典論論文出,強調文學的價值,始給予文學以獨立的生命,開中國文學批評的先河。 文中除批評文人相輕之病外,對於文體、風格、才性,以及著述的重要等命題,均有精闢的論述,發前人之所未發。 論文之撰作意旨,可分就兩層看: 表層意旨:以寫作追求永恆的文學生命。如曹丕《與王郎書》所云:「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揚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 深層意旨:以作品成就個人的政治野心。曹丕想藉此拉攏文士,造成聲勢,以提高自己的政治行情,以徹底打垮曹植,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本文多處針對曹植與楊德祖書而發。曹植自炫其才,妄詆時人,且輕鄙文學,自謂不「以翰墨為勳績,辭賦為君子」,丕則強調文人不必相輕,並以文章為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植譏陳琳「畫虎不成反為狗」,丕則反譏植「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植暗示要放棄「建永世之業,留金石之功」,丕則以「唯幹著論,成一家言」回應。凡此種種,皆可看出與曹植針鋒相對,互別苗頭的用心。 品茗人物─作者介紹 允文允武 太子與世子之稱 太子位之爭 矯情自飾、城府深沉 軼事:甄妃與洛神賦 軼事:七步詩 文學成就 ─ 詩歌 散文 允文允武 曹丕,字子桓,沛國譙(今安徽省亳縣)人。曹操次子,生於東漢靈帝中平四年(西元一八七年),死後諡號為文,史稱魏文帝。 他雖不像曹操橫槊賦詩,允文允武,也未如弟弟曹彰勇猛,但也是文武雙全。 曹丕出生前後,正值天下動亂。先有黃巾起義,又有連年不斷的軍閥混戰。 當時曹操勢力尚弱,其家室不得不常常隨他轉戰各地,所以曹丕說自己是「生於中平之季,長於戎旅之間,是以少好弓馬,於今不衰,逐禽輒十里,馳射常百步。」 曹丕幼讀詩書,多有文才,《三國志.魏書.文帝紀》:「年八歲,能屬文,有逸才,遂博貫古今經傳,諸子百家之書」。 《典論.自敍》:「及長而備歷經四部,史漢諸子百家之言,靡不畢覽」。 《三國志.魏書.文帝紀》:「天資文藻,下筆成章」,「以著述爲務」。 此外,曹操為增長曹丕的實際才幹,時常讓他隨軍出征。 如上述,曹丕和那些「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的皇家貴族子弟不同,他幼年的習武學文,隨軍出征等經歷,使他在文武兩方面都有很好的根基,並因此很早接觸社會,為他日後的登帝位,及在文學方面的成就立下堅實的基礎。 太子與世子之稱 太子:按《辭源》的解釋,太子是封建時代嗣君之稱。周時,天子及諸侯的嫡長子,或稱太子,或稱世子。諸侯之子稱庶子。但其初尚不甚嚴,列國稱王,子亦稱太子。 漢初,吳王濞之子稱吳太子。東漢建安二十二年,曹操立曹丕為魏太子,亦稱太子。 漢以後,皇帝立為嗣主的嫡子始稱太子。金、元時,皇帝的庶子亦稱太子,如金四太子兀朮。 太子位之爭 曹操有二十五子,夫人劉氏生長子曹昂,於建安二年征張綉之役中死難。曹昂死,次子曹丕即為長。 封建傳統「立嫡以長」,本無疑義,但曹操遲遲未立太子。建安十八年封魏公、建立魏國社稷宗廟、置尚書、侍中、六卿,二十一年又進位魏王,儲君之位仍舊虛懸,其因在於曹沖、曹植亦深獲賞識。 曹沖為環夫人所生,小曹丕九歲。聰慧異常,五、六歲時,即有「成人之智」,著名的稱象故事就發生在他幼時。加上他寬仁大度,故特見寵愛。曹操曾多次對群臣稱述,有傳位之意。 建安十三年曹沖病卒,曹操悲甚,曹丕上前勸慰,曹操卻說:「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言畢痛哭。故曹丕日後為帝,常云:「若使倉舒(曹沖字)在,我亦無天下。」曹沖早亡,並未對曹丕構成實際威脅,真正的危險來自曹植。 曹植是曹丕同母弟,小丕五歲。文思明敏、才華英發,曹丕儘管文學才力也不弱,終究不是弟弟的對手,所以在許多顯露才華的場合,都讓曹植占先。 建安十七年銅雀臺新落成,曹操率領諸子登臺,並命他們各賦一篇,就是曹植寫得最快最好。曹操有好幾次就想立曹植為太子。 但是,曹植浪漫氣質很重,缺少政治家應有的精明幹練,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