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日报》“史学周刊”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历史学.pdfVIP

《进步日报》“史学周刊”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历史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进步日报》“史学周刊”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历史学.pdf

第 4卷 第5期 2 0 1 2年 9月 南 阳 理 工 学 院 学 报 J0URNAL OF NANYANG INSTITUTE 0F TECHN0L0GY Vo1.4 No.5 Sep. 2012 《进步日报》“史学周刊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历史学 朱慈恩 (兰州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20) 摘 要:《进步日报》“史学周刊”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史学成果刊布和活动交流的一个重要场域,“史学周刊”刊载的 史学论文 ,都力图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 原理贯彻 于历史学 的研究实践 之 中,并且通 过历史学 研究来 为 现实服务。 关键词 :“史学 周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历史 ;现实 《进步 日报》的前身是中国近代著名报人英敛 之在天津创办的《大公报》。1949年 2月 27 Et天津 《大公报》改版为《进步 Et报》,1952年底,天津《进 步Et报》与上海《大公报》合并迁京 ?。1951—1952 年间,《进步 日报》的“史学周刊”(以下简称 “周 刊”)栏 目,刊载了上百篇史 学论 著,是新 中国成立 之初史学成果刊布和活动交流 的一个重要场域 ,本 文拟对此做初步的研究。 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史学园地 随着清末民初西方史学的传播和学术体制规范 的逐步确立,到 20世纪 2O年代学术刊物便成 了学 术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和传播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 重要形式。史学期 刊登载专业论文 ,适应 了现代史 学发展的基本要求 。 1951年 1月 12 Et,《进步 日报》开设“史学周 刊”栏 目,与《历史教学》(1951)、《新史学通讯》 (1951)同为新 中国最早 出现 的以马克思 主义为指 导的史学刊物。《光明 Ft报》“史学周刊”创 刊号 刊 于 1953年4月4 El,最具权威性的《历史研究》则创 刊于 1954年。此外,一些学报如《文史哲》、《北京 大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等也刊载一些历史学 和考古学论文。 自 1951年 1月 12日“周刊”创办,至 1952年底 《进步 日报》与《大公报》合并迁京,2年问“周刊”共 出 100期 ,每期 约一万 五千字,刊 载史学论 著 232 篇。周刊由北京大学历史系 、清华大学历史系和科 学院近代史所负责编辑,也以刊载上述几个单位学 者的论文居多。“周刊”栏 目的史学论文,同时也在 上海《大公报》刊发。《新史学通讯》自1951年创刊 至 1956年更名《史学月刊》,6年间共出 63期,初时 只有 16个页码 ,至 1955年方增 至 26个 页码 ,发表 文章一般不过千八百字 。可见 ,在数量质量影 响 力诸方面 ,“周 刊”并 不逊色 于同时期 的其他史学 刊物。 据统计 ,“周刊”中刊载史学专论 151篇 ,占总 数的 65% ,其领域涉及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 现代史 以及世界史 ,内容则包含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 、经济 制度 、民族关 系、农 民战争等方 面。除了史学专论 外 ,“周刊”刊载的其他篇 目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 一 是新史料的刊布与介绍。古来新学 问起 ,大 多源于新史料的发现。荣孟源呼吁“《史学周刊》的 读者 ,将所珍藏的珍贵史料 陆续发 表,使大 家都 能 ‘详细地占有材料 ’,共同努力于中国历史科学 的研 究。” 如《吴江庚辛纪事》载太平军在庚辛年间 (1860—1861年 )在吴江一带的活动情况 ,该书与苏 南文管会藏《庚癸纪略》内容大致相同,前者草率杂 乱,后者较为齐整。《吴江庚辛纪事》抄藏人周穗成 在“周刊”上撰文介绍该书情况。“周刊”介绍新史 料的文章有 39篇 ,占总数的 16.8%。新史料 的内 容以太平天 国史和中国革命史的史料居多 ,前者与 1951年纪念太平 天国起 义一百 周年有关 。除 了刊 布介绍外,尚有解题提要、序跋考证、笺注评论等 形式 。 二是史学界动态与消息的报道。新中国成立之 初史学界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便是 1951年 7月 28 Et 中国史学会 的成立 ,“周刊”38期专设 “中国史学会 成立大会 专刊”,刊 载吴玉章 《历史研 究工作 的方 向》、郭沫若《中国历史学上的新纪元》、范文澜《史 学会已有的成绩与今后的努力》、陈翰笙《史学史上 的新阶段》等大会发 言稿 ,这对于新 中国的历史研 作者简介:朱慈恩(1977一),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史学理论与史学史。E-mail:st211@163.corn 第 5期 朱慈恩:《进步 日报》“史学周刊”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历史学 ·79· 究和历史教学工作 的方法 、作风 、目的和对象等都具 有重要的指导性。中国史学会的重要活动以及研究 计划也在“周刊”上刊布,如对于“中国近代史资料 丛刊”和“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 刊”这两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