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版高一语文课件:9《荷塘月色》(粤教版必修一)
(2)“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个比喻句用得妙,“妙”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读 探究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答案:这句话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形神兼备,不仅写出了荷花的形态美,而且化静为动,赋予了荷叶勃勃生机,展现了荷叶少女般的纤柔娇美、绰约丰姿。 精读 探究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写出了荷塘月光的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读 探究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答案:“泻”字写出了月华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人想到月光是那样的慷慨无私,仿佛对大地充满了深情。它与荷塘中的景物亲密地接触,充盈到每一个角落,让人体味到一种静谧和温馨。 精读 探究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4)“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句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效果如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读 探究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答案:作者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袅娜”“羞涩”“刚出浴的美人”,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荷花的不同形态,又连用“明珠”“星星”“美人”这些熟知的事物作比,形象生动地把荷叶飘逸、舒展的特征以及荷花柔美、生机的内蕴表现出来。 精读 探究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5)第2段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衬托月下小路的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读 探究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答案:运用了对比手法。荷塘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通过对比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并把读者带入这朦胧的氛围中。 精读 探究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6)作者说:“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另一世界”是怎样的世界?此时的“我”与平常的“我”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读 探究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答案:“另一世界”是指超脱了困苦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平常的“我”是被哀愁困扰的;此时的“我”是因着眼前幽静景色而暂时摆脱了哀愁的。 精读 探究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7)月下荷塘的美景使作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蝉声和蛙声又打破了他内心的宁静,作者的思绪由理想回到现实,似乎可以收尾,为什么还要写一段描写古人采莲和忆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读 探究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答案:月色下荷塘的“静”与古人采莲的“动”,作者心里的“不宁静”与《西洲曲》里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形成对比,写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既是因回忆而勾起了乡思,也含蓄地揭示了“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深刻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作者想摆脱这种“不宁静”而不得的苦恼心情。 精读 探究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结构 图解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结构 图解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版高一生物复习课件: 3-4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人教版必修2).ppt
- 2015版高一物理课件:4.2-3《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平衡的稳定性》(教科版必修一).ppt
- 2015版高一物理课件:2.5《力的合成》(教科版必修一).ppt
- 2015版高一生物复习课件: 本章回顾2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人教版必修2).ppt
- 2015版高一生物复习课件: 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人教版必修2).ppt
- 2015版高一生物复习课件: 4-2 染色体变异(人教版必修2).ppt
- 2015版高一生物复习课件: 5-2 染色体变异(人教版必修2).ppt
- 2015版高一生物复习课件: 本章回顾5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人教版必修2).ppt
- 2015版高一生物复习课件: 本章回顾6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人教版必修2).ppt
- 2015版高一生物复习课件: 本章回顾4 基因的表达(人教版必修2).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