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试题 新人教版 .pdfVIP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试题 新人教版 .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试题 新人教版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77 第20课时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开心自主预习,轻松搞定基础。 明 清 经 济 的 发 展 与 ? 闭 关 锁 国 ? 明 清 经 济 的 发 展 从国外引进的农产品:玉米、 、马铃薯、 和向日葵 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丝织业的发展:丝织业中心是苏州、 ;南京的丝织业到清代已拥有 三万多台织机 制瓷业中心:景德镇 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有 、南京;明清的商人以山西的 和皖南的徽商最为著名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出现时间:出现在明朝 期 萌芽地区:在苏州、 等江南和东南沿海商品经济 比较发达的地区 典型表现:“ ,机工出力”,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 机工是早期的工人,他们是 ì ? í ? ? ? ? ? ? ì ? í ? ? ? ? ? ? ? ?? ? ? ? ? ? ? ? ?? 关系 清 ? 闭 关 锁 国 ? 政 策 原因 清朝政府对内:坚持“ ”的传统政策,压制、打击工商业, 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清政府认为: 的封建经济稳定,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 危及自己的统治。清朝实施了 ì ? í ? ? ? ? ? ? 措施 清初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前阶段:开放 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 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 后阶段:只开广州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规定由政府特许的“ ” ì ? í ? ? ? ? ? ? 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影响 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 作用 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限制 交流,妨碍了中国掌握世界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 ì ? í ?? ? ì ? í ? ? ? ? ? ? ? ? ?? ? ? ? ? ? ? ? ? ?? ì ? 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使中国落伍了 重难疑点,一网打尽。 1.明代从国外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或经济作物有(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 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清代丝织业后来居上的城市是( ) A.南京 B.杭州 七年级历史(下) 78 C.苏州 D.广州 3.明清时期,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是( ) A.长安和洛阳 B.成都和洛阳 C.广州和扬州 D.北京和南京 4.明朝中后期,在手工工场里被雇佣的劳动者是( ) A.机户 B.机房 C.机工 D.织户 5.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 ) A.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B.与其他国家断绝一切往来 C.限制民间商品贸易 D.禁止海外贸易 6.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这四个港口是( ) ①澳门 ②漳州 ③宁波 ④广州 ⑤云台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7.下列有关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保护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市场 B.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 C.使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D.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有关明清史料记载:“郑成功盘踞台湾多年,以海涛为巢穴……后因海滨各 处奸民商贩,潜为资助……故严立通海之禁。” 材料二 据《关于清朝海禁政策》中记载:乾隆年间“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 夷货物,以通有无”。遂以“民欲易器,洋商错处,必致滋事”为由,继续实行“海禁”…… 为了抵制鸦片走私,雍正至道光连续颁布十五道禁烟令,并重申“海禁”。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归纳说明清政府实行“海禁”的原因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的后果。 源于教材,宽于教材,举一反三显身手。 9.明朝时,福建商人陈振龙到吕宋经商,带回了几尺红薯藤,从此红薯的种植逐渐推广开 来。但是吕宋并不是红薯的老家,它原产哪里( ) A.非洲 B.南亚 C.东南亚 D.南美洲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二百年。 79 10.下列关于明清手工业发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 B.杭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C.南京的丝织业后来居上,到清代已拥有三万多台织机 D.景德镇的制瓷业兴起 11.一位殷实的商人,多年来从事丝绸产销,由于生意兴隆,经同行朋友介绍,雇佣了五位 技术工人协助生产,这一历史情况最早可能出现在(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