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五大名剧要点.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大名剧要点

《琵琶记》 南戏之祖,第一部文人写就的南戏剧本 主要故事内容:汉代陈留郡书生蔡伯喈娶妻赵五娘,奉朝廷开科取士,蔡伯喈谨遵父命上京应试,一举得状元。当朝牛丞相倾慕蔡伯喈才学,强行招其为婿。蔡伯喈入赘相府滞留京城,与家中音信阻隔。其妻赵五娘在家中恪守妇道,竭尽孝心。适逢连年旱灾,五娘典卖衣衫钗环,但仍难维持生计,蔡父母终因饥病而死。五娘在公婆去世后,罗裙包土,祝发葬亲,亲手描绘公婆遗容,身背琵琶沿途以弹唱乞食,进京寻夫。历尽万般辛苦终至京城,夫妻团聚。作者简介:高明,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东嘉先生。除《琵琶记》外,还有南戏《闵子骞单衣记》,已佚;诗文集《柔克斋集》,也大多散佚,经近人搜辑,仅存五十余篇。 源流: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清金圣叹 以《庄子》、《离骚》、《史记》、 杜甫 律诗、《水浒传》、《西厢记》为“六才子书”,并加评订。毛纶、毛宗岗父子评《琵琶记》为第七才子书。 人物分析:蔡伯喈“三不从” “忠孝不能两全” 蔡伯喈的两难境地,赵五娘的苦难、不幸与无奈“三不从”与不忠不孝——生不能养、死不能葬,葬不能祭(一)、为孝辞试父不从,舍孝从父强应试(二)、为孝辞官君不从,舍孝从君强为官(三)、为孝辞婚相不从,舍孝从相强成婚 既表现了忠与孝的矛盾,也表现了政治权力的绝对要求对家庭伦理的破坏,同时还表现了知识阶层在维护家庭和服务政权之间的两难选择。反映了纲常伦理的现世权利对蔡伯喈个人意志的压迫。从而揭示出现存道德的不完善乃至虚伪和罪恶。大部分情节在为他辨诬和洗刷。古代畸形的婚姻制度给男性带来的烦恼在这里得到仅有的绝妙写照。封建知识分子对待个人生活的优柔寡断直到政治上的动摇不定,也在他身上得到少见的成功写照。 赵五娘是剧中塑造比较成功的形象。她虽然是被当作恪守封建妇道的孝妇来刻画,但作者为了达到理想的悲剧效果,写她在异常艰难的情况下对丈夫尽忠,对公婆尽孝,以牺牲自己来对别人尽责,做到了常人难以做到的事。可以说,“糟糠自厌”、“祝发买葬”等感人的行为,已经突破了“孝妇”的局限,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品格和自我牺牲精神。 艺术特征:《琵琶记》的双线结构 自蔡伯喈离家赴试后,剧情就沿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蔡伯喈中第、为官、招亲,在牛家尽享荣华富贵;另一条是赵五娘在家苦守、服侍公婆、糟糠自厌、祝发买葬,陷入悲苦的困境。一喜一悲、一贫一富、一贱一贵,不同场景交替出现,连同风格迥异的语言,形成鲜明对比。 《琵琶记》的语言艺术:以本色为主,而又文采斐然 影响:1.形式,双线结构成为传奇创作的固定范式;2.曲律,成为名家曲谱选录的主要对象,也是人们谱曲作剧的直接依据;3.表演艺术,还使它成为演剧的典范,成为每一个演员必须学习的入门戏本;4.每一种新的戏曲声腔兴起,往往从成功改编《琵琶记》等作品为开端。5.《琵琶记》是南戏和传奇的分界线。在元代,它是戏曲创作的殿军,被称为“南戏之祖” ;对明清两代而言,它是传奇的开山之祖。明人是怎样为负心人翻案? 1, 将书生与前妻的分离归咎于第三者的挑拨或旁人的破坏,这些翻案几乎都有偷换家书的情节。《琵琶记》、《荆钗记》、《珍珠记》 2,将书生与前妻的分离归因为命运的安排。3,把书生与前妻的分离归咎于权贵的威逼和间阻。 经过这些改动之后,原戏中的负心书生成了遵守封建礼教的“义夫”;原来受迫害、受侮辱的下层女子也成为信奉封建礼教的“节妇”。 改编原因:1、明代社会对儒教的推崇。宣扬封建礼教,重新树立儒家的权威,重建儒家道德体系。2、与作家地位的改变有关 负心戏作者:处于下层的书会才人、艺人。翻案戏作者:官僚士大夫 《西厢记》 北曲压卷之作,天下夺魁 来源:元稹《莺莺传》 (一名《会真记》),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作者简介:王实甫所作杂剧,名目可考者共十四种。今存除《西厢记》外,还有《破窑记》、《丽春堂》二种。剧情梗概:唐朝西洛书生张珙赴京应试,途径浦关,适逢已故宰相崔氏之女莺莺,偕母扶父柩归葬,寄居普救寺,张生为莺莺美貌不能自己,以温习经史为名,在普救寺借厢而居。经过隔墙联吟,在超度崔相国亡灵的佛事活动中以目传情,崔、张的感情不断加深、发展;恰逢孙飞虎听说莺莺貌美,兵围普救寺,欲掠莺莺为妻。为解除危难,老夫人提出能退贼兵者,以莺莺配之。张生作书请来好友白马将军退敌,事后老夫人以莺莺已许配其表哥郑恒为由,变卦悔婚。张生无奈求助红娘,以琴挑之。红娘又为崔、张传书递简,终于促成二人私下结合。崔母知情后大怒,经红娘力争勉允婚事,同时以功名要挟,促张生赴试。张生与莺莺于长亭依依惜别,长行赴考,后一举及第前来就亲,谁知郑恒先到,在老夫人面前造谣,说张生在京入赘卫尚书家。老夫人又将莺莺许嫁郑恒。等张生赶到,又经白马将军说合才真相大白。郑恒羞惭触树身死,张生莺莺喜庆团圆。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