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地权分配.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地权分配

中国历史上的地权分配——基于鱼鳞图册的估计( 田传浩 方丽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对中国历史上的地权配置持这样一种观点:从各朝代内部来看,在朝代兴起初期地权的分配较为分散,而随着朝代发展的进程,土地出现不断集中的趋势,并在朝代末期呈现出地权分配极为不平等的状态,由此引发农民起义,从而推翻一个王朝而建立另一个王朝;从各朝代之间来看,后代的土地集中程度从总体上来说高于前代,并愈演愈烈;)。然而,这种十分盛行的观点却存在着明显的问题:首先,这样的说法缺乏足够经验证据的支持。所给出的经验证据往往都是个例的列举,这显然不具有统计意义。其次,这种观点也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更多的是建立在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基础之上。这些观点自20世纪以来受到了一系列的质疑(秦晖1996;赵冈,2006;章有义,1988;曹幸穗,1996;刘正山,2007;杨际平,2005)。 重新计算了中国历史上的地权分配本文将以这样的结构进行:第二节中,将给出本文所运用的基尼系数的估算方法,并分析其合理性与可能存在的偏差。第三节将指出相关学者在基尼系数计算时的错误所在。第四节将依据本文作者的计算结果,得到中国历史上地权分配的若干特点。第五节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这样的方法,在分组数据的计算中十分常用,其计算简单,估算结果也较为接近真实值。不过,这样的计算方式也存在一定的误差。 第一,以洛伦兹折线的方式估算基尼系数,忽视了组内分配差距,由此使得最终估算出的基尼系数偏小。如果以曲线拟合的方式计算,如果拟合较好,则可以体现出组内差距,从而使得估算出的基尼系数更为准确。不过,这两种方式计算出的基尼系数差异并不很大,可见下例。 表1 康熙六年(1667)安徽休宁县二十七都五图三甲农户占地分组表 农户占有土地面积分组(亩) 农户比例 (%) 占地比例 (%) 0-5 13 1 5-10 3 1 10-30 49 31 30-50 23 33 50-100 10 20 100 2 14 数据来源: 表1的分组数据依据幂函数拟合的形式估算出的基尼系数为0.426,而依据洛伦兹折线方式估算的基尼系数则为0.410。由此可见,虽然以洛伦兹折线的方式估算基尼系数会造成对基尼系数的低估,但其影响程度不大;以该方式估算出的基尼系数还是较为准确的。 第二,中国历史上地权分配的现有史料大多以户为基本统计单位,而非以个人为单位,这就带来了基尼系数估算结果与实际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差异。由于富户往往人口更多,因此,以户为统计单位会导致最终计算出的基尼系数大于以个人为单位的数据,也即会高估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这一影响可能会较大,具体见下例。 表 1939年保定青苑县11村各阶级每户平均占有耕地情况 阶级 户数(户) 耕地面积(亩) 人口数(人) 地主 70 6902 498 富农 169 10148 1365 中农 742 16283 4199 贫农 915 7491 4315 雇农 161 499 623 其他 62 191 199 数据来源: 依据表2以户为单位计算出的基尼系数为0.457,而以个人为单位的基尼系数则为0.367。由此可见,这一项误差可能较大,会造成对于地权分配的不平等程度的高估,然而由于史料的缺乏,这一问题暂时无法解决。无论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各位学者所运用的数据,还是本文所利用到的数据,其中绝大多数依然是以户为单位的分组统计数据,因而都无法避免的会带来对不平等程度的一定的高估,但是这并不是说,这种基尼系数的估算就没有意义了。因为一方面,尽管存在着对基尼系数的高估,但由于富户人口较多是在我国历史上普遍存在的现象(相当于系统误差),因此,这一因素对于分析我国历史上地权分配变动趋势的影响不大。另一方面,尽管高估存在,但所估算的基尼系数仍能较大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社会分配的状况。此外,由于洛伦兹折线方法对组内不平等程度的低估效应,将会部分抵消以户数为单位带来的高估效应,这将使总体的计算结果与真实状况较为接近。 三 以往研究中的计算错误 本文作者通过上述洛伦兹折线的计算方法,对赵冈(2002研究中所引用的分组数据的基尼系数进行了再次计算,发现计算结果与原作者的结果有较大的差异;上述两位作者所估算的基尼系数普遍偏低。如下例。 表 清顺治八年安徽休宁县二十七都五图地权分配统计 农户占有土地面积分组(亩) 农户户数 () () 6 8.49 5-10 3 19.59 10-30 25 469.81 30-50 4 152.84 50-100 0 0 100 1 170.44 总计 39 821.18 数据来源: 依据上表数据,赵冈(2006)计算得到的基尼系数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