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忠诚度(组织主管团队职业)的测量量表.docVIP

多重忠诚度(组织主管团队职业)的测量量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重忠诚度(组织主管团队职业)的测量量表

员工忠诚多维基础的划分与测量 从态度论的观点看员工忠诚,忠诚可以理解为员工个体与某一对象之间的联结 (linkage)关系,而忠诚基础则是产生这种联结的动机。表2.1对中西方学者关于忠诚基础的维度划分按照时间序列进行了整理。纵观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历程,对忠诚基础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单维向多维发展演变的过程。早期的研究者多把忠诚看作一个单一的结构,从情感性(Buehanan, 1974:porter, Steers,Mowday, etal.,1974)、认知性(Beeker, 1960;Hrebi垃砍Alutto,1972)、规范性(MarshMannari, 1977;wiene:Gechinan,1977;wiene1982)等不同视角揭示了员工产生忠诚的动机。随后,一些学者将前人的观点加以整合,提出了忠诚基础的多维 模型(AllenMeyer, 1990;Blau,2001;Caldwell,ChatmanO,Reill又 1990;Chen,1997;IVersonButtigieg,1999;Jaros,Jermie几Koehier, etal.,1993:Kanier, 1968:MeyerAllen, 1984:MeGeeFord,1987;O,ReillyChatman,1986;Pemeyoould, 1958;stevens,Beyer肠ice,1975;姜定宇,郑伯熏,任金刚等,2003;凌文轻,张治灿和方俐洛,2000;郑伯壤,郑纪莹和周丽芳,1999)。总体来说,员工忠诚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动机基础。 情感性忠诚 情感性忠诚是从员工自身情感的角度研究忠诚产生的动机基础。Buchanan(1974)将忠诚定义为员工对忠诚对象的目标和价值观、对与这一目标和价值观相关的个人角色、以及对忠诚对象本身的情感依附,包括认同(ideniification)、投入(involvement)和忠诚(loyalty)三种心理倾向;porter, steers和Mowday等人 (1974)认为忠诚是员工对某一忠诚对象认同与投入的相对强度,包括在态度层次的价值忠诚 (valueeommitment)、在行为意图上的努力忠诚 (efforteommitment)和在动机上的留职忠诚 (retentioneommitment);o’Reilly和eh咖an(1986)把忠诚看作员工对忠诚对象的一种心理依附,并借鉴 Kelman(1958)的态度改变基础理论,指出员工忠诚具有顺从、认同和内化三个基础,其中,基于归属感的认同(identification)和基于价值观一致的内化 (intemalization)都反映了忠诚的情感性动机,但由于两者的区分性不显著,之后被统称为规范性忠诚 (normativeeommitment)(Caldwell,ehatmano’Reill又 2990):Meyer和 Allen(2954)则将忠诚区分为情感性与持续性,认为情感忠诚 (affectivecommitment)是员工对忠诚对象的情感依附、认同和投入,其潜在心理机制是基于想要与某一对象保持联结关系的渴望。 员工忠诚的情感性视角得到了中西方学者们的广泛认可,Kanter的精神一凝聚性忠诚(eatheetic一 orientedeohesioneommi加ent),stevens等人(一978)的心理性忠诚印 syehQlogiealeommitment),peuley和 Gould(1988)、Iverson和Buttigieg(1999)、Blau一(2001)的情感性忠诚,Jaros等人(1993)的情感性忠诚和道德性忠诚 (moralcommitment),都反映了忠诚的情感性动机。而华人学者陈振雄(Chen,1997)和郑伯漂等人(1999)提出的认同内化,以及凌文轮等人(2000)提出的对组织的感情忠诚,姜定宇等人(2003)提出的认同公司也都体现了情感性忠诚的内容。在概念的测量方面,西方学者对情感性忠诚的测量普遍采用以下三个量表。①Porter等人 (1974)开发的组织忠诚问卷(ocQ)包含多个条款,测量了员工对组织 的忠诚感知、努力意愿和价值观认同,通过对该量表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发现这三方面的信息实际反映了同一个维度的概念,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Mowday,Steersporter, 1979),于是被大量的实证研究所采用(Bishopscott,2000;DaleFox,2005;一Lok,westwooderawford,2005)。②o,Reilly和Chatman(1986)根据 Kelman(1958)的研究,设计了包含21个条款的组织忠诚量表,然后通过正交旋转的主成分分析发现了12个有效条款,其中认同因子有3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