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他 是 谁? 他曾师从于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Dewey) 他一生中曾获得35个博士学位。 他是最早提出改革旧文学理论主张的人。 他26岁即被聘为北大教授并被学生们誉为“青年导师”。 他曾受命于国民政府担任驻美大使奔波数年,动员美国支持中国抗日。 胡适 一、胡适简介 二、胡适和新文化运动 三、胡适的感情世界 四、胡适的三味药 胡适简介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原名嗣穈(mén),学名洪骍(xīng),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5岁开蒙,在绩溪老家私塾受过9年旧式教育,打下一定的旧学基础。早年在上海的梅溪学堂、澄衷学堂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1904年到上海进新式学校,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并开始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白话文章。 胡转学的原因是康乃尔大学哲学系被“大量唯心主义”学派占据了的缘故。这一学派是由英国的Green等由黑格尔学派中分化出来的,这一学派经常批判杜威,这倒使胡对杜威感兴趣。“在聆听这些批杜的讨论和为参加康大批杜的讨论而潜心阅读杜派之书之后,我对杜威和杜派哲学渐渐地发生了兴趣,因而我尽可能多读实验主义书籍,在一九一五年的暑假,我对实验主义作了一番有系统的阅读和研究之后,我决定转学哥大去向杜威学习哲学。” 我的思想受两个人的影响最大:一个是赫胥黎,一个是杜威先生。赫胥黎教我怎样怀疑,教我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杜威先生教我怎样思想,教我处处顾到当前的问题,教我把一切学说理想都看作待证的假设,教我处处顾到思想的结果。这两个人使我明了科学方法的性质与功用。 因此胡适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并以《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毕生倡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言必有征”的治学方法 ,以及认真的作事,严肃的作人的做人之道。 1922年胡适办《努力周报》,发表大量时事述评,提倡所谓“好人政府”,鼓吹“整理国故”,并在1925年五卅运动中宣扬“读书救国”,要求青年“独坐在图书馆里”,“救出你自己”,从新文化运动的统一战线中分化出去。 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打着国家的幌子肆意剥夺公民个人的自由,这是国家主义者和一切奴役主义者的一贯作法。根据他们的逻辑,你若争个人自由,便会危害国家利益,他们所谓国家利益说到底,就是他们依靠专制主义手段欺压人民所获取的既得利益。国家主义所要造就的是完全丧失自由独立的人格的奴才。 1930年4月发表《我们走那条路》一文,声言中国应打倒的“五个大仇敌”是:贫穷、疾病、愚昧、贪污和扰乱。 胡适墓志铭 这是胡适先生的墓,生於中华民国纪元前二十一年,卒於中华民国五十一年。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家庭婚姻 父亲:胡传,字铁花,号钝夫,清朝贡生,官至淞沪厘卡总巡、台东直隶州知州,著有《台湾纪事两种》,1895年8月22日病殁于厦门。 母亲:冯顺娣。 妻子:江冬秀。由胡适其母包办。 长子:胡祖望(1919-2005),旅居美国。 女儿:胡素斐,早夭。 次子:胡思杜(1921-1957),留在中国大陆,1954年被迫与胡适断绝父子关系,但仍被斗争,后于1957年反右中自杀身亡。 北大三兔 白话文主义 他主张使用『白话』作为文学语言改革的基础,对于白话他的看法是: 1.白话的白,是戏台上「说白」的白,是俗语「土白」 的白,故白话即是俗话。 2.白话的白,是「清白」的白,是「明白」的白,白话但须要明白如话,不妨夹几个文言的字眼。 3.白话的白,是「黑白」的白,白话便是干干净净沒有堆砌涂饰的话,也不妨夹入几个明白易晓的文言字眼。 中国第一首白话诗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远。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湖上 水上一个萤火, 水里一个萤火, 平排着, 轻轻地, 打我们的船边飞过。 他们俩儿越飞越近, 渐渐地并作了一个。 梦与诗 都是平常经验,都是平常影象,偶然涌到梦中来,变幻出多少新奇花样!都是平常情感,都是平常言语,偶然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