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娄底市义务教育调研报告(6页)
娄底市义务教育调研报告
一、我市义务教育事业得到了持续发展
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161所,其中普通初中237所(城区35所、农村202所),普通小学924所(城区98所、农村826所)、教学点234个;学生人数总计435367人,其中初中134739人,小学300628人;教师27608人,其中普通初中专任教师11971人,普通小学专任教师15637人。多年来,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小地方办大教育,穷地方办好教育”的指导思想,落实“教育强市”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全市义务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创造了“娄底教育现象”。
1、落实义务教育办学责任,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一是领导重视,“以县为主”的办学责任得到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宁肯勒紧裤带也要办好教育”在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成为共识和行动。市、县市区成立了党委、人大、政协主要领导任顾问、市长、县市区长任组长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市里出台了《关于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系列文件。定期召开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及书记、市长(县市区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和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各级人大常委会组织义务教育执法检查或相关专题调研,定期听取政府的义务教育工作情况。二是财政投入逐年增长。2012年,全市财政教育支出24.99亿元(剔除上级财政教育转移支付资金),达到了GDP4%的标准。其中市本级4.15亿元、娄星区1.99亿元、冷水江市3.97亿元、涟源市4.96亿元、双峰县4.34亿元、新化县5.58亿元,增长比例均高于省定财政教育支出目标比例。三是提高生均公用经费。2011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大幅提高市直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小学每生每年从280元提高至500元,初中每生每年从417.5元提高至650元。从2012年起,市本级将市直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免学杂费补助标准从小学每生每年220元提高至300元,初中每生每年从290元提高至500元。五县市区也按国家标准拨付生均公用经费。2011年、2012年,全市分别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22202万元、23654万元(含中央、省资金)。四是落实专项经费投入。2011年、2012年,全市分别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3811万元、5420万元,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2996万元、5091万元,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食堂建设中央专项资金4560万元、7447万元,新化县和涟源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专项资金3548万元、14189万元。五是依规征收教育费附加。2011年、2012年,全市教育费附加分别为10555万元、13130万元,地方教育附加分别为6537万元、8583万元。
2、注重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全力化解城区大班额。在市委政府统一部署下,市、县联动一盘棋,成立了高规格的化解城区大班额领导小组,出台了《化解城区大班额四年行动计划》。计划在3-4年中投入资金22亿元,启动学校建设项目137个,增加中小学学位69685个,到2015年城区小学、初中平均班额分别降至50人、55人,彻底解决城区大班额问题。2012年,全市完成建设项目投资3.88亿元,启动建设项目47个,已竣工15个,新增学位8845个。2013年已启动建设项目42个,完成投资1.1亿元(不含城南中学和吉星小学)。经过努力,城区学校班额均有所下降,有的已达到国家标准班额水平。4月18日,央视《新闻联播》以3分2秒的时长报道了娄底市化解大班额的做法及成效。二是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努力缩小城乡差距。2012年,我市投入资金1.167亿元,创建合格学校项目校148所,投入3560万元,改造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93所。几年来,我市共完成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390所,农村办学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三是实施均衡编班,促进校内均衡。从2010年秋季开始,全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新生一律实行均衡师资配备、电脑均衡编班,严禁举办重点校、重点班。出台了《关于加强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均衡配置的实施意见》,争取在2015年实现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优化配置,实现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师资源均衡。四是实施中招改革,促进区域整体均衡。从2009年开始,我市全面推行中招改革,实行“六个统一”的管理措施,引导了初中毕业生合理普职分流,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2009年中考九科总平均分各县市区之间最大差距为140分,2012年缩小到96分。2013年,我市进一步实行指标生计划,将冷水江一中、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