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对偶模型讲述
主讲:范建平 博士
第3章 对偶模型
3.1 线性规划的对偶关系
2
3.1.1 对偶问题
3
【例3-1】考虑范例,这是一个分配三种有限资源(即A、B、C三个车间每周最大生产能力6、8、18个工时)于两项生产活动(即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的资源分配或经营规划问题。
产品
车间
单耗/(工时/件)
最大生产能力
/(工时/周)
甲
乙
A
1
0
6
B
0
2
8
C
2
3
18
利润/(1×100元/件)
3
2
假如该厂因故不能投产甲、乙两种新产品,而已调拨完毕的资源闲置不用是一种浪费。因此,现拟将原用于生产这两种产品的三种有限资源(即各车间的工时)全都承揽对外加工,则应如何考定这三种工时的价格?
3.1.1 对偶问题
4
解:由于价格等于成本加利润,而这三个车间的生产成本在不长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可视为常数,故只需考定这三种工时的利润。
为此,将A、B、C三个车间承揽对外加工每个工时可获得的利润设为y1, y2, y3(元/工时),将这三个车间的生产能力6、8、18个工时全用于对外加工所获总利润为w(元/周),见表3-1.
工时利润
(百元/工时)
产品
车间
单耗/(工时/件)
最大生产能力
(工时/周)
甲
乙
y1
A
1
0
6
y2
B
0
2
8
y3
C
2
3
18
单位产品利润:(1×100元/件)
3
2
总利润:w(1×100元/周)
3.1.1 对偶问题
5
将式(0)作为目标函数,将式①、②、③作为约束条件,(初步)构成一个LP模型,只不过目标要求尚待确定。Max?Min?
3.1.1 对偶问题
6
本例与范例反映了同一个实际经济问题的两个侧面,或同一问题的两种对偶提法。称范例为原本问题或原问题,称本例为范例这个原问题的对偶问题。称式(3-1)为原本模型,称(3-2)为对偶模型。
也可称LP模型(3-1)、(3-2)为原本、对偶问题。实际上这二者互为对偶。
将LP模型(3-2)的变量y1, y2, y3 称为对偶变量,它们构成的向量记为:
Y=( y1, y2, y3 )T
称为对偶变矢,其维数等于原本模型的阶数m,本例即为m=3。
由前已知,对偶问题和原问题的最优值恰好相等。
w*=22=z*
这不是偶然。
3.1.2 对偶关系
7
3.1.2 对偶关系
8
这两个相互对偶的LP问题(P1)、(D1)具有相同的三类参数A、b、C,因此知道其中任一问题,则另一问题可由上述关系1中的模型结构唯一确定。
3.1.2 对偶关系
9
在表3-3中,将第Ⅰ行和式号Ⅰ列遮住,余下就是对偶模型(D1);而将第Ⅱ列和式号Ⅱ行遮住,余下就是原本模型(P1)。不难由已知模型确定另一模型。
写出下列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
【解】
课堂练习1
3.1.2 对偶关系
11
【例3-2】写出下列LP问题的对偶模型
12
在表3-4中,将第Ⅰ行和式号Ⅰ遮住,余下就是对偶问题。据此,不难写出对偶模型(D2) 。
对比关系1与关系2的问题(P)与(D),不难看出:
1°(P)与(D)的目标要求大小相反:max??min
2°(P)与(D)的系数阵互为转置阵(aij)m×n ?? (aji)n×m
3°(P)与(D)的变量与约束相互对应关系如下:
3.1.2 对偶关系
13
与模型自身目标相反者为规范,相同者为非规范。
综上,可以归纳得出更一般的对偶关系。
14
写出LP模型的一般步骤
15
1°按(0),由已知模型的目标要求推定对偶模型的目标要求;
2°按①,由已知模型的约数个数推定对偶模型的变量个数;
3°按②,由已知模型的右端常数推定对偶模型的目标函数;
4°按(a,b,c),由已知模型的变量数据推定对偶模型的约束数据;
5°按(d),由已知模型的变量形式推定对偶模型的约束形式;
6°按③④⑤,由已知模型的约束形式推定对偶模型的变量形式。
【例3-3】试写出下列Lp模型的对偶问题
16
写出下列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
【解】
=
≥
≤
≤
y1≤0,
y2≥0,
y3无约束
课堂练习2
3.2 线性规划的对偶性质
线性规划的对偶关系具有良好的性质及其经济意义。学习对偶性质有助于加深了解线性规划的基本性质。
18
3.2.1 基本性质
19
3.2.1 基本性质
20
其思路是:现将(D1)等价化成(P1)的形式,然后推导出其对偶模型恰是(P1)。
于是,可按(P1)?(D1)的规则,由(PD)推导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常新生儿护理演示ppt课件.ppt
- 硬笔楷书教学课件.pptx VIP
- 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初一新生分班(摸底)数学模拟考试(含答案).pdf VIP
- 第1课 寻找信息科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信息三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南京电子地图超大版-超清晰-3600-x-5100分辨率.pdf VIP
- 冷轧带钢再结晶退火的感应加热.pdf VIP
- (高清版)B-T 18380.12-2022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 1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pdf VIP
- 大学生竞选班长最新PPT课件.ppt VIP
- 云教版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2切菜.pptx VIP
- 育婴员(职工组)基础知识模块(模块一).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