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其解离程度取决于所处溶液的pH值。 +OH- +H+ +OH- +H+ pHpI 阳离子 pH=pI 兼性离子 pHpI 阴离子 二、氨基酸 (二)氨基酸的酸碱性质和等电点 1.酸碱性质 在酸性溶液中的氨基酸 在晶体或水溶液中的氨基酸 在碱性溶液中的氨基酸 在某一特定pH的溶液中,氨基酸分子上的-NH3+基和-COO-基的解离程度完全相等,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即氨基酸所带净电荷为零(即正负电荷数相等),在电场中既不向阳极也不向阴极移动,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二、氨基酸 (二)氨基酸的酸碱性质和等电点 2.等电点(pI) 二、氨基酸 (二)氨基酸的酸碱性质和等电点 2.等电点(pI) 等电点时氨基酸的特点: 1.净电荷数等于零,在电场中不移动; 2.此时氨基酸的溶解度最小,容易沉淀。 3.由于羧基解离度大于氨基的解离度,所以含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的中性氨基酸的等电点都在pH6.0左右。碱性氨基酸(二氨基一羧基)的等电点较大,酸性氨基酸(一氨基二羧基)的等电点较小。 等电点的测定: 二、氨基酸 (二)氨基酸的酸碱性质和等电点 2.等电点(pI) 1.用酸碱滴定方法测定; 2.按氨基酸分子上可解离基团的pK值计算 pK值:解离常数(K)的负对数,数值等于该解离基团有一半被解离时的pH值。 pK的编号通常以酸性最强的基团的解离开始。 等电点相当于该氨基酸的两性离子状态两侧的基团pK值之和的一半。 pI=(pK1+pK2)/2 1.混合氨基酸的分离或制备; 2.判断在某一pH值下氨基酸的带电性。 pH > pI时,氨基酸带净负电荷,在电场中将向正极移动; pH < pI时,氨基酸带净正电荷,在电场中将向负极移动; pH = pI时,氨基酸所带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在原点不动。 氨基酸等电点特征的应用 二、氨基酸 (二)氨基酸的酸碱性质和等电点 2.等电点(pI) 紫外吸收光谱: 在远紫外光区有光吸收,在近紫外光区有色氨酸最大吸收波长为279nm,酪氨酸最大吸收波长278nm,苯丙氨酸最大吸收波长为259nm。 ④重要的化学反应: a-氨基能与茚三酮反应产生蓝紫色沉淀(脯氨酸和羟脯氨酸则产生黄色沉淀); a-氨基可与亚硝酸反应产生氮气,计算出氨基酸的量; 一些氨基酸的R基团能与特殊的试剂发生呈色反应。 二、氨基酸 (二)氨基酸的分离和分析鉴定 1.根据氨基酸溶解度不同为原理 层析技术 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使各组分以不同程度分布在两相中,其中一相为固定相(可以固相、液相或半固相),另一相流过此相的称作流动相(可以液相或气相),并使各组分以不同速度移动,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可分离物质 糖类、有机酸、氨基酸、核苷等 固定相 在层析过程中起分离作用而不随层析过程移动的物质。如纸层析中固定相是滤纸纤维中结合的水。固定相被看成是样品移动的阻力。 流动相 在层析过程中因其本身流动而推动样品移动的物质。如纸层析中流动相是有机溶剂。 二、氨基酸 (二)氨基酸的分离和分析鉴定 1.根据氨基酸溶解度不同为原理 名称 操作方式 固定相 流动相 分离依据 分配层析 纸层析 薄层层析 液体 液体 溶解度 离子交换层析 离子交换柱层析 固体 液体 带电性 静电引力 吸附层析 吸附薄层层析 气体吸附层析 固体 液体 气体 吸附力 亲和层析 酶与底物 抗原与抗体 固体 液体 配体专一性 凝胶层析 凝胶过滤 固体 液体 分子大小 层析的分类 是分离鉴定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的重要方法。 纸纤维上的 –OH 基具有亲水性,所以能吸附一层水作为固定相,而通常把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流动相流经支持物时与固定相间连续抽提,使物质在两相间不断地分配而得到分离。 二、氨基酸 (二)氨基酸的分离和分析鉴定 1.根据氨基酸溶解度不同为原理 (1)纸层析法 第四节 蛋白质 一、蛋白质的一般特性 细胞干重的50% 生物膜约占60-70% (一)蛋白质的含量 分布广:所有器官、组织都含有蛋白质;细胞的各个部分都含有蛋白质。 含量高:蛋白质是细胞内最丰富的有机分子,占人体干重的45%,某些组织含量更高,例如脾、肺及横纹肌等高达80%。 (二)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 1.结构成分 机体的结构蛋白:头发、骨骼、牙齿、肌肉等 纤维蛋白: 胶原蛋白、弹性蛋白、角蛋白、丝心蛋白等。 一、蛋白质的一般特性 2.调控功能 参与基因调控:组蛋白、非组蛋白等 参与代谢调控:如激素或生长因子等 (二)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 一、蛋白质的一般特性 (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学摄影第一章。照相机基础例析.ppt
- 蒙特梭利关于婴幼儿的27个敏感期教程范本.pptx
- 2012第7章调查的整理与例析.ppt
- 明景未系安全带智能检测系统_用户手册教程范本.docx
- 明史十讲-教程范本.docx
- 明史十讲课后教程范本.docx
- 2015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一元一次方程销售问题例析.ppt
- 魔术眼镜:从2D到3D教程范本.pptx
- 2015七年级语文下册24《你一定会听见的》鲁教版五四制例析.ppt
- 2015期中复习幻灯片例析.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