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修车频频遭欺诈.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买车修车频频遭欺诈

主编:王艺彤 编辑:陈秀隆 报检:梁世聪 版式:钟霞 412008年3月20日 星期四 车市扫描 ! ! 生死攸关 汽车质量难放心 “车买了没一个月就闹过一回‘召 回’,换了一个点火器;今天去做保修期 内最后一次保养,结果发现助力泵漏 油、排气管老化……反正毛病一堆。”王 女士 !# 年买的车,今年 $ 月 %! 日做 保养的时候,更换了不少零件,同时在 店工作人员的建议下进行了更换刹 车油等一系列保养。虽然大部分更换的 零件走了保修程序,但王女士不得不为 自己已经过了保修期的车担心,“才 ! 年就这么多问题,不算助力泵这些走了 保修程序的零件我就花了近 % 元 钱,如果以后再坏都得自己掏钱。”而据 记者了解,王女士的遭遇在很多新车主 眼里可能还能用“幸运”来形容。 肖先生的遭遇相对来说更“悲惨”。 新车买了不到 $ 个月,就陆续出现了高 压油管破裂、漏油,曲轴后油封漏油,喷 油泵、点烟器、后窗雨刮器不工作,发动 机突然死火,右后门玻璃升降开关失 灵,后门车锁关闭不到位,水温表无故 显示最高位,空调不制冷近十个问题, 找到销售方要求换辆新车却未能如愿。 有很多车主反映,发动机、变速箱、 底盘、仪表板等关键部件在使用不长的 时间内就出现质量问题。如果仅仅由于 发动机漏油之类的问题,消费者提出要 调换新车或者退货,商家原则上不予支 持。原因是汽车毕竟是特殊商品,它是 由多个零部件组装起来的,渗(漏)油现 象不一定要更换新车或者退车,更换发 动机总成后仍可继续使用。 弄虚作假 到哪儿修车能放心? “买车容易,养车难。”“四轮一转, 黄金万量。”……让很多私家车主最感 无奈的,不是十几万、几十万的购车款, 而是买车后接踵而至的维修保养费 用。 “明明是排挡的问题,维修部的人 愣不通知我一声就把变速箱拆了。”这 是蔡先生在某 店的遭遇,虽然经消 协调解,在主机厂的督促下,维修厂为 他免费更换了新的变速箱,但“不修还 好,越修毛病越多”的情况不少车主都 遭遇过。“我亲眼看见 店的维修人员 把一辆刚喷好漆的车另一侧剐出一道印 子,估计如果碰上不细心的车主就麻烦 了。”徐师傅是个跑长途司机,公司紧靠 着某 店维修部。看多了维修部里工人 对零件摔摔打打、生拉硬拽,令他根本不 敢把自己的车单独放在店里维修,宁可 请假也要在修车厂亲眼盯着修理。 “维修工的话都不能全信, 店也 一样。”据徐师傅透露,为了多赚钱,一 些 店甚至虚构产品故障情况,引诱 消费者更换零配件,“如果换了比不换 好,不过是多花点钱,但有时候原厂的 零件比他们给更换的结实多了,换了还 不如不换呢。”而且,修理厂的维修人员 技能不高,维修质量差,车辆多次送修 仍不能从根本上排除故障。店尚且如 此,路边的维修点更不用说了,就像有 人编的顺口溜里唱的:“保养维修图省 钱,经常去找路边店,谁料他们太阴险, 被骗了 %遍……” 统计表明,服务收费、人员技术和 配件供应在关于服务质量的投诉中占 到将近 ()。同一故障反复修理过程中 工时等费用该由谁承担的问题仍十分 突出;而配件方面的投诉主要表现在配 件的反复维修和频繁更换等方面。 美梦难成 购车合同藏猫腻 “购货方在接到供货方提车通知! 个工作日内需将全部余款付清提车,逾 期首期款不予退回,车辆的所有权归供 货方所有。”类似的字样在很多车主签 订购车协议并缴纳首期款时都看见过。 而很少有人意识到,这实际上就是侵害 消费者权益的霸王条款。 购车合同是保证经销商与消费者 双方权益的一个依据。但此购车合同在 违约责任方面只规定了消费者逾期付 款的责任,却只字不提销售商逾期交车 的责任,也没有关于销售商所交之车存 在问题的责任,实属明显的“霸王条 款”。 “实在太不公平!”李先生对某款汽 车一见钟情,但销售商表示无法提供现 货,要求等待 *+ 天左右,销售商在与李 先生签订购车合同时约定:消费者取消 订购则没收定金,而销售商违约交车无 需承担任何责任。因对此款轿车情有独 钟,李先生无奈于当天签订了《购车合 同》并依约支付了购车定金 % 万元。而 到了约定的 *+ 天提车日期,销售商并 未按期履约。实际生活中发生的销售商 逾期交车的事例不在少数。 由于我国没有统一、规范的格式合 同,目前的购车合同绝大多数是由经销 商单方面制定的,购车合同“千人千 面”,很不规范,不同品牌经销商所提供 的购车合同各不相同,即使同一品牌, 不同经销商的合同文本也有差异,有些 合同除客户信息外,有关车型、交车时 间等只是三言两语,既不说清责任,也 没有违约责任条款。发生纠纷时,消费 者不能按照合同进行有效维权。 除此之外,还有销售商利用指定的 保险公司投保、高价增配等方式牟利。 据《市场报》 汽车消费投诉一直居高不下 买车修车频频遭欺诈 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统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603111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