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储存--太阳能电池.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能源储存--太阳能电池

论 文(理工类)课程名称:能源储存材料及技术学生姓名:赵勇学  号: 212013085204017 题目: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摘要:太阳电池是一种对光有响应并能将光能转换成电力的器件。本文介绍了太阳能电池的背景,发展历程,基本工作原理及分类等方面,着重介绍了硅太阳能电池。关键词:太阳能电池;光伏效应;硅电池背景及发展历程地球每天接收的太阳能,相当于整个世界一年所消耗的总能量的200倍。太阳每秒发出的能量就大约相当于1.3亿亿吨标准煤完全燃烧时所释放出的全部热量。包括风能、海洋能等,都是太阳能的子孙,都是太阳能转换而成。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几千年来人类无意识地利用太阳能来取暖和晾晒物品,直到19世纪末才出现了第一台太阳能热水器,而第一片太阳能电池的出现则是在1954年,其发展过程简列如下:1893年,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光生伏特效应”,即“光伏效应”。1930年,肖特基提出Cu2O势垒的“光伏效应”理论。同年,朗格首次提出用“光伏效应”制造“太阳电池”,使太阳能变成电能。1941年,奥尔在硅上发现光伏效应。1954年,恰宾和皮尔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太阳能电池,效率为6%。同年,韦克尔首次发现了砷化镓有光伏效应,并在玻璃上沉积硫化镉薄膜,制成了第一块薄膜太阳能电池。1958年,太阳能电池首次在空间应用,装备美国先锋1号卫星电源。1959年,第一个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问世,效率达5%。1975年,非晶硅太阳能电池问世。1980年,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效率达20%,砷化镓电池达22.5%,多晶硅电池达14.5%,硫化镉电池达9.15%。1998年,单晶硅光伏电池效率达25%。荷兰政府提出“荷兰百万个太阳光伏屋顶计划”,到2020年完成。自50年代研制成第一块实用的硅太阳能电池、60年代太阳能电池进入空间应用、70年代进入了地面应用,太阳能光电技术已历经了半个世纪。发展到今天,世界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年产量达200MW以上。基本原理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Solar Cells),也称为光伏电池,是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器件。由这种器件封装成太阳能电池组件,再按需要将一定数量的组件组合成一定功率的太阳电池方阵,经与储能装置、测量控制装置及直流--交流变换装置等相配套,即构成太阳电池发电系统,也称为光伏发电系统。光伏特效应:光生伏特效应,是指光照使不均匀半导体或半导体与金属结合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势差的现象,简称“光伏效应”。图1 太阳能电池原理图太阳能电池是由电性质不同的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连接合成,一边是p区,一边是 n 区,在两个相互接触的界面附近形成一个结叫p - n结,结区内形成内建电场,成为电荷运动的势垒。当太阳光入射到太阳电池表面上后,所吸收得能量大于禁带宽度,在p-n结中产生电子-空穴对,在p-n结内建电场作用下,空穴向p区移动,电子向n区移动,从而在p区形成空穴积累,在n区形成电子积累。若电路闭合,形成电流。电池分类按结构分类:同质节太阳能电池,异质节太阳能电池,肖特基太阳能电池。按工作方式分类:平板太阳能电池,聚光太阳能电池,分光太阳能电池按材料分类:硅太阳能电池,多晶体薄膜太阳能电池,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敏米晶太阳能电池,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华太阳能电池,塑料太阳能电池。第一代:单晶硅和多晶硅两种,大约占太阳能电池产品市场的89.9%。第一代太阳能电池基于硅晶片基础之上,主要采用单晶体硅、多晶体硅为材料。其中,单晶硅电池转换效率最高,可达到18-20%,但生产成本高。第二代:薄膜太阳能电池,占太阳能电池产品市场的9.9%,第二代太阳能电池基于薄膜技术基础之上,主要采用非晶硅及氧化物等为材料。效率比第一代低,最高的的转化效率为13%,但生产成本最低。第三代:铜铟硒(CIS)等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及薄膜Si系太阳能电池。主要处于实验室生产状态,由于其的高效率,低成本而存在潜在庞大的经济效应。3.1硅太阳能电池分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3.1.1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是以高纯的单晶硅棒为原料的太阳能电池,其转换效率最高,技术也最为成熟。高性能单晶硅电池是建立在高质量单晶硅材料和相关的热加工处理工艺基础上。生产工艺流程:导电玻璃 — 膜切割 — 清洗 — 检测 — 镀铝电极 — 沉积PN结— 老化 — 检测 — 封装 — 成品检测。德国费莱堡太阳能系统研究所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电池转化效率超过23%,最大值可达23.3%。Kyocera公司制备的大面积单电晶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19.44%。北京太阳能研究所研制的平面高效单晶硅电池(2cm×2cm)转换效率达19.79%,刻槽埋栅电极晶体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