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复习提纲:主干知识梳理(必修三).docVIP

2014高考复习提纲:主干知识梳理(必修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高考复习提纲:主干知识梳理(必修三)

历史必修三主干知识 整理人:潘波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思想 知识点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背景: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 1)政治:诸侯争霸,分封宗法制遭到破坏,周王室衰微,士阶层崛起 2)经济:铁器牛耕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地主经济兴起 3)文化:私学发展 二、代表人物: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韩非子等 (一)、老子---道家 1、地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思想: 1)哲学思想: ①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②朴素的辩证法 2)政治思想:无为而治 3、评价: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庄子(代表没落贵族)---道家 ①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②逍遥的人生态度 ③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应自然(与荀子相反) (三)儒家(略) (四)墨子(社会下层代表)---墨家 1、地位: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2、主张:兼爱(无等级差别的爱)、非攻、尚贤、尚力、节用、节葬 3、战国时期显学 (五)韩非(新兴地主阶级)---法家的集大成者 1、主张: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②反对儒家“是古非今”,主张变法革新 2、影响: ①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 ②有利于增强诸侯国在争霸战争中的实力 ③与儒家思想互为里表,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六)孙膑---兵家 三、影响: ①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理论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②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③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④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⑤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知识点二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孔子---儒家 1、地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思想: 1)核心:“仁”仁者爱人,“礼”克己复礼 “仁”的内容: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 影响:①调整人际关系 ②稳定社会秩序 ③有利于抑制暴政 实现“仁”的途径: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礼”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 实现途径:正名,贵贱有序(保守性) 2)政治思想:①仁②礼③为政以德,逐步改良政治(民本思想) 3)哲学思想:对鬼神敬而远之,务实态度(人文主义) 4)教育思想:①有教无类(影响最为深远)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为私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②因材施教③学思结合 3、评价 ①孔子的思想在诸国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并未受到太多重视。(原因) ②汉代大一统之后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③具有世界性,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孟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儒家 1、地位: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亚圣 2、主张: 1)政治:①民为贵,社稷次之②仁政(核心) 2)人性观:人性本善 3)义利观:①养浩然之气②先义后利舍生取义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影响: 南宋朱熹将《孟子》列为四书之一 《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三、荀子(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儒家 1、地位: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主张: 1)哲学思想:朴素的唯物思想(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2)人性观:主张性恶论,强调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转善 3)政治:礼法并施,王霸并用 3、影响:对中国哲学有深远影响 知识点三 汉代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 一、背景: ①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汉武帝需要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进一步开拓大一统 ②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③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理论体系 二、标志: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开始,到一系列尊儒措施的实施,儒家思想逐步确立为正统思想。(①汉武帝起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②从汉武帝时起,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③汉武帝兴办太学,在各郡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三、新儒学的内容、特点、实质、影响: 1、内容: 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施行仁政。③以德为主,以刑辅德。④三纲五常 2、特点:糅合道家、阴阳家等思想,继承发展了先秦时期的儒学思想,形成外儒内法的新儒学。 3、实质: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适应了统治者加强统治的需要 4、影响: 积极:①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割据势力,限制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 ②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③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