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美概况---伦敦街头雕塑
伦敦作为举世闻名的大都会,拥有难计其数的街头雕塑。当你来到伦敦的街头、广场、公园、住宅区,不管是否是市中心,都能与精美的雕塑不期而遇。至于各种建筑上的形形式式的装饰性浮雕,更是数不胜数。这些雕塑成了伦敦,甚至整个大不列颠固化了的历史与文化。 据笔者观察,伦敦街头雕塑总体风格可以用“重实轻虚”四个字来概括。它们的主流,即绝大部分是表现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而这些人物或事件曾经对英国乃至人类社会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英国的雕塑家们,尤其是以前的雕塑家,他们往往严格地奉行写实主义,所塑造的人物、事件完全是以真实为基础,而不是虚构杜撰的,这成为伦敦街头雕塑的主体特色与风格。这与欧洲一些文艺复兴起源的国家与都市大相径庭,比如与罗马、雅典相比,在那里,随处可见表现《圣经》内容或其它神话故事和神话人物的街头雕塑,它们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意味,更多的是辉耀着浪漫主义的色彩。 而伦敦,也包括英国的其它一些城市,比如爱丁堡,以及历上曾归属英国的都柏林,则明显缺少这种虚构的艺术浪漫,它们更多的是近距离的真实。这恐怕与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有关吧!大不列颠人向来崇尚务实主义,不事空谈,有刻板、拘谨、矜持、守旧的一面。但艺术上的写实主义毕竟不等于社会生活原形照搬,它毕竟是概括与提升了的。我前面说是“主流”,当然也有“非主流”的部分,也就是说伦敦也有一些虚构的纯艺术性的创作,特别是现代主义的雕塑作品。但是从总体上看,它们是无足轻重的。 二 伦敦街头雕塑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是刻画英国历代那些功绩卓著的君主。也就是说,雕塑艺术为皇室“树碑立传”。 伦敦有一座极为著名的女王波狄西亚的雕像,它高耸于泰晤士河北岸,西敏斯特桥头,距大笨钟不远,它表现2000多前布狄西亚女王率领英格兰人英勇抵抗罗马帝国的生动情景:女王昂立于飞驰的战车上,高举长戟,战马扬蹄于半空,那勇往直前、正气凛然的场面,那强烈的动感、激战的氛围,让人热血沸腾。 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人物,在其统治期间,向海外大举殖民主义扩张,使英国成为“日不落国”,同时取得世界贸易与工业的垄断地位,使大不列颠出现最繁盛的局面。位于白金汉宫门前的,为维多利亚女王歌功颂德的大型纪念碑气势巍峨,此碑建于1911年,仅基座就使用2300吨石料,碑顶是展翅欲飞的金箔包裹的胜利女神,刚毅练达的女王双目如炬,紧握权杖,端坐于巨碑的正中,周边还有不同天使体态俊美的雕像。这恐怕是伦敦,甚至整个大不列颠,刻画英国国王的一座最重要的标志性的雕像。 如果从豪华铺陈与艺术水平精湛来说,位于肯辛顿公园南端的艾尔伯特亲王纪念塔则更令人叹为观止。艾尔伯特是德国王子,维多利亚女王的表哥,他们二人于1840年结婚,婚后感情十分深厚,生有9个子女,组成有名的“模范家庭”,一时成为美谈。 艾尔伯特最大的一个功绩是在英国组织筹办了第一届世博会。艾尔伯特于1861年病逝,维多利亚女王伤痛欲绝,从此只穿黑衣,再未婚嫁。女王为纪念其夫,斥巨资建造纪念塔,塔高55米,镏金塑像,只见艾尔伯特潇洒翩翩,呈坐姿,一手抚膝,一手按书,也有说那是一本厚厚的世博会参展名册。纪念塔周边有刻画世界各民族的群雕,还有表现资本主义早期经济形态呈现的包括制造业、农业、工程业、商业四大领域的巨型群雕。众多的人物面目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场面蔚为壮观。 三 伦敦街头雕塑还有一个相当突出的情况,那就是表现军事题材的作品其数量非常之多。可以说,凡是到过伦敦的人,都有这样的印象:你在伦敦街头走走,最容易见到的就是军人的雕像。这些作品刻画两次世界大战中以及英国向海外扩张战争中的著名军事统帅、将领,甚至普通士兵,有的还着力表现一些战役的场景。位于市中心的特拉法尔加广场中央,高耸的纳尔逊将军塑像,在伦敦其名气仅次于白金汉宫前维多利亚女王的塑像。1805年,纳尔逊击败法国舰队,从此英国取得海上霸权。但是,当时纳尔逊也不幸中弹负伤,终而牺牲,他最后一句话:“上帝呀!我们的使命完成了!”这成为名言。纳尔逊全身塑像屹立在56米高(正是他当年旗舰桅杆的高度)纪念柱的顶端。纳尔逊成为大不列颠引以骄傲的战神。 至于英军历史上其他许多将领的塑像还很多。在英国军政首脑机关集中的白厅大街,除了竖立着阵亡将士纪念碑外,还有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头戴贝雷帽的雕像,以及其他骑着战马的将军的雕像。英国国防部大楼旁边还有一尊高大的雕像:五兄弟并肩昂然而立,一次大战时,他们同在一坦克团,后英勇牺牲。雕像底座刻着一行如诗的文字:“流着鲜血,蹚过泥沼,奔向前方那葱绿盎然的原野。”我们对这尊雕塑非常熟悉,因为国防部多次组织驻伦敦外国武官赴外地参观,我们每次都在这雕像旁边集合上车。白厅大街上还有一尊《二战中的妇女们》的雕像:衣架上挂满女军装,包括军帽、军上装、裙子、军用挎包,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