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1、12楼深基坑支护方案2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4 1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宝应世纪新城·祥和苑1#楼、7#楼及11#楼基坑; 工程概况: 1、本项目位于宝应县宝射路与白田南路交汇处西南角。拟建1#楼、7#楼、11#楼地面以下设一层地下室。 2、±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3.200m;主楼基础底一般绝对标高-4.03m,电梯井部位基础底-5.63m,外扩地下室基础底-3.03m,局部坡道部位基础底-2.33m。 3、基坑周边环境:北侧11#楼基础外边线距围墙约17m,围墙边地下有高压电缆线;东侧距在建的住宅楼约10~25m;南侧1#楼距围墙最小距离约10m;西侧距围墙最小距离约15m。场地周边地面已整平至标高2.42m。 4、基坑开挖深度:4.50~8.05m 5、本工程基坑安全等级: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二级,重要性系数1.0,局部侧壁安全等级三级,重要性系数0.9。 6、支护结构有效使用时效为12个月。 (3)建设单位:宝应世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4)设计单位:江苏省子午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5)基坑支护设计单位:江苏省工程勘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6)勘察单位:淮安东大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5)施工单位:江苏银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6)施工内容:拟建1#楼、7#楼、11#楼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基坑降排水工程。 2 场地地质条件 2.1 土层分布 场地在基坑影响范围内的土层如下: 经勘察查明,在钻探深度范围内,场地内地层共可划分为12层: ①层:耕土、素填土,灰色,主要成分为粉质黏土、黏土,可塑-~软塑,上部含大量植物根茎,回填时间大于10年。该层场地普遍分布。 ②层:黏土夹粉质黏土,灰黄色,软塑,局部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中高干强度,中高韧性,中等偏高压缩性。该层场地局部缺失。 ③层:淤泥质黏土,灰色,软塑-~流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高压缩性。该层场地普遍分布。 ④层:粉质黏土夹黏土,青灰色,灰黄色,可塑+~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中高干强度,中高韧性,含少量铁锰结核,中等压缩性。该层场地普遍分布。 ⑤层:粉质黏土夹粉土,灰黄色、棕黄色,粉质黏土呈可塑状态,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粉土呈中密,湿状态,中等摇???反应,无光泽反应,低干强度,低韧性,局部夹黏土,中等压缩性。该层场地普遍分布。 ⑥层:粉土夹粉砂,灰色,中密,粉土呈湿状态,中等摇振反应,无光泽反应,低干强度,低韧性;粉砂呈饱和状态,主要成份为石英,含云母碎片,中等偏低压缩性,夹细砂、粉质黏土。该层场地普遍分布。 ⑦层:粉质黏土夹粉土,灰色,粉质黏土呈软塑状态,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粉土呈中密,湿状态,中等摇振反应,无光泽反应,低干强度,低韧性,夹粉砂、细砂,中等压缩性。该层场地普遍分布。 ⑧层:细砂夹粉砂,灰色,中密+~密实,饱和,主要成份为石英,含云母碎片,夹粉土、粉质黏土,中等偏低压缩性。该层场地普遍分布。 2.2 地下水 (1)场地上部以粉质粘土为主,微弱透水,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受气候影响较大,久晴则可能无水,主要赋存于第①、②土层中的上层滞水,勘探期间场区内地下水标高在1.00米左右,地下水常年变化幅度0.00~2.00米,近3~5年最高水位、历史最高水位约2.00米。 (2)赋存于第⑥、⑧、⑩、12土层中的微承压水,勘探期间测得微承压水水位标高-2.00m左右,微承压水主要补给为接受侧面补给及上部潜水越流补给,以侧面迳流为主。 3 基坑支护方案编制依据 本工程基坑支护设计图纸及相关设计图纸;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程》(GB50007-20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CJ79-2012);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地基与基础》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4 基坑支护方案 根据基坑周边条件及场地地质条件,采用如下支护设计方案。 1、将1#楼、7#楼和11#楼基坑连成一个大基坑,东西两侧采用三级放坡+三道土钉的支护形式,坡比1:0.6、1:1.5、1:0.6。 2、南侧和北侧采用钻孔钢筋砼灌注桩支护+桩间素砼钻孔灌注桩作止水帷幕的支护形式。 3、各侧坡面采用钢丝网片+C20细石混凝土(厚8cm)护坡,钢丝网片采用长1.0m的φ12钢筋固定,插筋水平间距1.5m。 5 施工总体部署 5.1 质量目标 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施工,保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