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宗地层次的合肥市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pdfVIP

基于宗地层次的合肥市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年 第24 卷 第7 期 aUNA POPULAnON , RE汉)URCFS AND ENVIRONMENT Vol.24 No.7 2014 基于宗地层次的合肥市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周杨1 张军连1 李林2 韩岳吱3 李文娟4 (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193;2.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 l∞083; 3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北京 100190;4. 陵县国土资源局,山东陵县 2535∞) 摘要 在我国城市产业用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土地闲置、浪费和低效利用等现象。 实施产业用他的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可以为 城市产业用地优化配置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城市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从城市土地空间布局和利用强度角度 出发,以同心困理论、多中心理论等区位理论为支撑,采用定性和定量化方法综合,以科学、便捷、高效为原则,系统地提出宗地层次上 的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标准以及评价模型,并对合肥市商服业用地、重工业用地和轻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评 价,适当提出了}些用他建议。 评价结果表明 :①在所有评价的宗地中,有 62.46%的宗地达到集约,总体集约水平较低;②在三类用 地中,达到集约的宗地数锺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商服业用地、重工业用地和轻工业用地,集约比例分别为 66.64% ,41. 39% ,36.02% ; @合肥市4 个行政区内的产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比较接近,庐阳区和包河区相差不大,分别为 67 . 66%和 67. 36~也 ,蜀山区略低,为 62. 08 % ,瑶海区是低,为 53.77% ;④不同区位圈层内的产业用地集约利用情况存在差异,从内阁层到外圈层,集约的商版业用地数量 比例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状态,重工业用他则呈现上升的趋势,而轻工业用地一直处于比较低的利用状态,只有35%稍多。 综上所 述,建议适当能低市区内商?Il业用地的建筑密度,提高市区外围的商版业用地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继续推选退二送三政策,优化城 市产业用地布局,并提高轻重工业用地的利用强度;加强土地监管,防止困地,闲置,随意改变土地用途等现象。 关键词 产业用地;微观尺度;宗地;区位线;集约利用评价;合肥市 中图分类号 F293. 2 ;防01.2 文献和只码 A 文章编号 1俯~-21创(到14)07 -01铺 -09 doì : l0. 笃盼I/j.i棚.1仰-2104. 2014.07.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由于 规划管理不善,城市发展盲目扩张、无序蔓延,导致土地利 用效率低下[1 -2) 。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严格土地管理 和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国土资源部开展了开发区土地节 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有关城市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工作也即将展开。 积极开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 能够为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匀 。 国内学者分别对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等不同用 地类型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评价研究[川] ;或从宏观、中观 和微观不同尺度对城市土地利用进行研究[ts-9l ; 也有建 设用地、产业用地以及开发区土地的集约利用情况等不同 角度进行研究[10 - 15) 。 研究采用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 包括用地的投入产出效率、利用强度、效益、结构和布局等 方面[7 . 13.16 -口]。 土地集约利用(Jntensive Land Use)是由李 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在地租理论中提出的农地土地集约 经营的概念引申而来的[13-19) 0 Ricllard T. Ely 在其出版的 收稿日朔 :2014 -03 - 30 《土地经济学原理》中指出对现在己利用的土地增加劳 力和资本,这个方法叫做土地利用的集约问 。 目前有关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内涵存在两种主要观点 :一是在建设用 地上通过增加对土地的投入强度,以达到提高土地的利用 率和生产率的目的[21-n ] ; 二是在强调增加投入提高城市 土地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考虑土地的利用结构和布局的 优化问题[3, 12] 。 土地集约利用的科学内涵不是追求最高 的土地利用强度,而是追求最优集约度,使土地利用的经 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报、社会效益相统一[ 1阳]。 产业用地 可以认为是各类产业所使用的土地。 目前,学术界对产业 用地还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界定 ,不同学者对产业用地的 研究,其含义和内容也不尽相同 。 产业用他集约利用研究 的对象是产业用地,产业用地的主体是产业,产业发展的 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规模、结构、布局等方面。 因 此,产业用地集约利用研究不仅要考虑投入、产出强度,还 应充分考虑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目前 ,专门针对产业用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