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下册课时检测试题42.doc
第三章 第二节
一、选择题
读甲、乙两景观图,完成1~2题。
1.欲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应做到( )
①甲宜在适当的距离仰视 ②乙应在视野开阔的制高点俯瞰
③均宜在适当的距离内平视 ④均应选择特定的位置观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反映了此类景观欣赏时( )
①宜动态欣赏 ②把握好观赏时机 ③体会“人在画中游”的佳境 ④抓住景观特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第1题,观赏瀑布,宜在适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其形、色、声、动之美;地貌的天然造型,只能在特定的观赏点才能感知其形象。第2题,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乘船(筏)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水流、船动、山移,方能体会“人在画中游”的佳境。
答案: 1.C 2.C
中国的古典园林有“凝固的诗,立体的画”之称,是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下图为扬州瘦西湖公园一处著名景区—吹台一景。据此回答3~4题。
3.图中景区主要的构景手法是( )
A.以有限的空间创造无限风景,这属于园林构景的层次手法
B.用圆形门框作为取景的画框,把秀丽风光限在框中,属于框景手法
C.将园景与塔景隔成不同的景区,这属于园林构景的主配手法
D.借园外的景物来衬托园内的景色,以扩大园景,这属于借景手法
4.该园林建筑色彩素淡,以黑白为主色调,体现了( )
A.主人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
B.自然景观的形象美、色彩美
C.风俗习惯不同
D.宗教信仰不同
解析: 该题组考查园林的构景手法,用门框、窗框、洞框作为取景的画框,把景象框限在框中,属于框景手法;色彩的素淡体现出园主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
答案: 3.B 4.A
观察下图中的四种自然景观,完成5~6题。
5.要取得四处景观的最佳观赏效果,应遵循的原则自左向右依次为( )
A.选择特定地点、雨过天晴时、乘船、仰观
B.远眺、仰观、低临水面、俯瞰
C.选择特定地点、远眺、雨过天晴时、仰观
D.仰观、远眺、乘船、选择特定地点
6.形成第一幅图中地貌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侵蚀、沉积 B.溶蚀、搬运
C.搬运、沉积 D.风化、侵蚀
解析: 第5题,峰峦之雄伟峻秀,惟远观可得。第6题,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乘船(筏)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水流、船动、山移,方能体会“人在画中游”的佳境。
答案: 5.C 6.C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这是唐代诗人王建在游览长江三峡望夫石时写下的著名诗篇。据此回答7~9题。
7.对望夫石的观赏应( )
A.置身其中观赏 B.在特定位置观赏
C.在高处俯瞰 D.适当距离仰观
8.诗人在游览景观时,能写出如此美妙的诗篇,说明他在欣赏旅游景观时( )
A.领悟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B.达到了以情观景的境界
C.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D.充分了解了自然景观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9.望夫石的形成原因是( )
A.人工建造
B.只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C.其为飞来石
D.受到外力作用的风化和侵蚀作用
解析: “望夫石”属地貌的酷似造型,应在特定位置观赏。观景时写出美妙的诗篇说明用丰富的内心情感深入感悟自然的美,即以情观景。望夫石是外力作用的长期风化、侵蚀形成的。
答案: 7.B 8.B 9.D
“断桥残雪”、“平湖秋月”是西湖十景之二,结合下面两幅图,完成10~11题。
10.欣赏“断桥残雪”时最重要的是( )
A.选择观赏位置 B.把握观赏时机
C.以情观景 D.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11.欣赏图中“平湖秋月”中的“月”时应该( )
A.平视 B.俯视
C.远眺 D.仰视
解析: 第10题,“断桥残雪”景观只能在积雪半融时才能领略到,否则就不会看到一座完好的桥是怎么“断”的。第11题,欣赏远处的月亮应远眺。
答案: 10.B 11.C
泰山日出是旭日东升的壮观景象,宋代诗人梅尧臣有“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的绝句描述这一奇观。据此回答12~13题。
12.一年中,泰山观日出时刻最早的方位是( )
A.1 B.2
C.3 D.4
13.上述诗句主要说明欣赏泰山日出应( )
A.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B.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C.选择位置,把握时机 D.人化自然,天人合一
解析: 一年中夏季观日出时刻最早,此时太阳从东北方升起,1处地形相对平坦,日出较早。上述诗句描述的是日出景观,欣赏时要神思游于自然之间,心随景化,情景交融。
答案: 12.A 13.A
二、综合题
1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山东为庆祝中国旅游日,重启千年前泰山封禅古道。“登泰山,保平安”,怀着朴素的美好愿望,数千万游客依次踏上这条古老的登山道路。
材料二 泰山是我国的“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册课时阶段质量检测10.doc
- 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册课时阶段质量检测11.doc
- 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册课时阶段质量检测12.doc
- 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册课时阶段质量检测13.doc
- 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册课时阶段质量检测14.doc
- 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册课时阶段质量检测15.doc
- 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册课时阶段质量检测2.doc
- 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册课时阶段质量检测20.doc
- 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册课时阶段质量检测23.doc
- 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册课时阶段质量检测26.doc
- 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下册课时检测试题5.doc
- 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下册课时检测试题6.doc
- 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下册课时检测试题7.doc
- 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下册课时检测试题8.doc
- 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下册课时检测试题9.doc
- 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单元双基双测试题1.DOC
- 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单元双基双测试题10.doc
- 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单元双基双测试题11.doc
- 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单元双基双测试题12.doc
- 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单元双基双测试题13.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