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9气体动力循环汇编
* *第九章 气体动力循环 *第九章 气体动力循环 第九章 气体动力循环 * 第九章 气体动力循环 9-1 活塞式内燃机的理想循环 9-2 燃气轮机装置循环 9-3 增压内燃机及其循环 9-4 自由活塞燃气轮机装置及其循环 9-5 喷气式发动机及其循环 9-6 活塞式热气发动机及其循环 第九章 气体动力循环 * 9-1 活塞式内燃机的理想循环 实际循环: 0-1 进气过程 1-2 压缩过程 2-3-4 燃烧过程 4-5 膨胀(作功)过程 5-1 自由排气过程+强制排气过程 一、混合加热循环(萨巴特循环) 第九章 气体动力循环 * 理想化: 1. 热力过程的理想化 ①进气过程→0-1定压线 ②压缩过程→1-2定熵压缩 ③燃烧过程→2-3定容加热+3-4定压加热(外热源加热) ④膨胀过程→4-5定熵膨胀 ⑤排气过程→5-1定容放热+1-0定压线 2. 工质以理想气体对待 第九章 气体动力循环 * 3. 开口系统简化为闭口系统(进排气功近似相等,相互抵消)得到如下理论循环。 混合加热循环的热效率: 第九章 气体动力循环 * 利用内燃机的特性参数来表示热效率: ①压缩比: ②压力升高比: 1-2为绝热过程 2-3为定容过程 3-4为定压过程 ③预胀比: 4-5为绝热过程 第九章 气体动力循环 * 混合加热循环热效率 将各点温度与特性参数的关系代入热效率表达式,得到 可见: 。 ; 第九章 气体动力循环 * 混合加热循环的循环净功: 利用循环中各状态间的参数关系,可以得到 可见: 。 第九章 气体动力循环 * 二、定容加热循环和定压加热循环 ①定容加热循环(奥图循环) 特点:ρ=1,为混合加热循环的一个特例,将ρ=1代入混合加热循环的热效率及循环净功的表达式,即分别有 可见: 。 ; 第九章 气体动力循环 * ②定压加热循环(笛塞尔循环) 特点:λ=1,为混合加热循环的一个特例,将λ=1代入混合加热循环热效率及循环净功的表达式,即分别有 可见: ; 。 第九章 气体动力循环 * 三、活塞式内燃机各种理想循环的比较 ①压缩比相同、放热量相同 ②最高压力相同、最高温度相同 第九章 气体动力循环 * 9-2 燃气轮机装置循环 一、定压加热燃气轮机循环 燃气轮机装置循环(勃雷登循环)的组成: ①绝热压缩过程(压气机) ②定压加热过程(燃烧室、加热器) ③绝热膨胀过程(燃气轮机、气轮机) ④定压放热过程(大气、冷却器) 第九章 气体动力循环 * 增压比——π=p2/p1 最高温度——T3 升温比——τ= T3/T1 参数关系: 循环加热量: 循环放热量: 循环热效率: 循环特性: 第九章 气体动力循环 * 整理上式,有 可见,↑π,热效率↑。 功量—燃气轮机轴功: 压气机耗功: 循环净功有极大值。 当 所以 第九章 气体动力循环 * 二、燃气轮机的实际循环 压气机耗功: 燃气轮机轴功: 循环热效率: 因 所以有 第九章 气体动力循环 * ① ②当 、 、 一定时,随着增压比π的提高,循环热效率有一个极大值 ③ 可见: 热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由 。 ; ; 第九章 气体动力循环 * (1)燃气轮机装置的回热循环 循环的组成:1-2为压气机中绝热压缩;2-6为回热器中定压预热;6-3为燃烧室中定压加热;3-4为燃气轮机中绝热膨胀;4-5为回热器中定压放热;5-1为大气中定压放热。 理想回热:空气从T2 升温至T4,实际只能到T6。 三、提高热效率的措施 定义:回热度 第九章 气体动力循环 * 燃气轮机回热循环热效率可表示为 比热容为定值时,有 代入参数间的关系式 ,可得 第九章 气体动力循环 * 可见: ①增大升温比,可提高燃气轮机回热循环的热效率; ②当升温比及回热度一定时,随着增压比的提高,回热循环的热效率有一个极大值。当回热度增大时,与热效率极大值相对应的增压比的数值不断降低。 热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由 第九章 气体动力循环 * 采用多级压缩中间冷却以及再热的回热循环措施后,提高了平均加热温度及降低了平均放热温度,使得循环热效率得到较大的提高。 (2)采用多级压缩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