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论理知识点归纳.doc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理咨询师论理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 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 普通心理学的内容:4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上述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人格。 人的心理的本质: 1. 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2.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3. 心理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4. 心理学是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或叫边缘学科。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德,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学派的纷争 1.构造心理学派:冯特、铁钦纳 2.行为主义学派 代表人:华生 3.格式塔心理学派:魏特海墨等 4.机能主义心理学派:詹姆士 5.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研究心理学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2.辨证发展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2.调查.3.个案法4.实验法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脑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可分为: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在之间起联络作用的联络神经元)三种。 神经元包括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神经元功能:接受刺激、传递和整合信息 神经系统 包括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大脑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躯体神经;自主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 不受意识的支配,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与情绪反应有关 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1.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它包括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 以沟和裂为界线,可把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大脑 包括脑干、间脑和端脑 脑干 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 网状结构 调节睡眠与觉醒和神经结构 丘脑 是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 下丘脑 是皮层下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中枢 大脑皮层感觉中枢 包括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和躯体感觉中枢 躯体感觉中枢 在中央后回 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 位于中央前回 大脑两半球 解剖结构对称,但功能不对称,表现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 “割裂脑”实验(罗杰。斯佩里)证明,对右利手 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 单侧化:大脑两半球基本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 想象 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可以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幻想 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反射指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 条件反射的抑制包括:外抑制、超限抑制;消退抑制;分化抑制;条件反射的泛化现象。 神经细胞长时间工作,或在强烈刺激作用下出现的条件反射的抑制现象是:超限抑制;保护性抑制 相互诱导是一种神经过程进行而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出现的现象。 兴奋和抑制的相互作用所发生的相互诱导包括:正诱导和负诱导;同时性诱导和相继性诱导 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甲状腺、胸腺、胰腺、肾上腺、生殖腺组成。它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各腺体之间又有互相支配的关系。 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的概念 1.兴奋和抑制 兴奋:指神经活动由静息的或较弱的活动状态转为活动或较强的活动状态。 抑制:指神经活动由活动的或较强的活动状态转为静息的或较弱的活动状态。 巴甫洛夫发现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有:1条件反射的抑制规律,2神经过程的扩散和集中规律;3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规律;4动力定型。 2.反射、反射弧和反馈 反射: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 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反馈:指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传到神经中枢,使神经中枢及时获得效应器活动的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 3.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例如吃食物流口水,光照使瞳孔收缩等。 条件反射: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谈虎色变等 4.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物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如灯光、铃声所引起的条件反射都属于第一信号系统。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以词和语言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二信号信统,它是人所独有的。 5.动力定型: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种类 按照刺激的来源可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关系: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阈限值高感受性低。 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