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卷市场上的竞争9讲述.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胶卷市场上的竞争9讲述

胶卷市场上的竞争 9-2 ? 一、中国胶卷市场 分别以黄、绿、红为标准色的三家影像巨头之间的竞争就像三种颜色本身:黄色柯达盛气凌人,绿色富士稳如蟠松,红色乐凯血战突围,而途径呢? 近来从媒体传出了红色与黄色天然属于同一色系的论调,在上海买四卷柯达赠一卷金装乐凯的促销正在进行……乐凯真的要与“劲敌”柯达联手? 人们不禁担心——乐凯的红旗还能打多久。 在中国市场,柯达一直与富士有着默契,以“短期贴资金、长期占市场”为目的低价销售产品。在美国本土,柯达胶卷零售价每个5美元,富士同价,国际批发价则是柯达3美元,富土同价,而在中国,1994年以来柯达的到岸价仅1.3美元。在海外的低价扩张使柯达背负14亿美元债务,再加上美元坚挺,柯达利润一度减少25%,股价曾从1998年的80美元/股跌至60美元/股。尽管如此,柯达首席执行官费希尔1999年坚持宣布,今后两年再裁减美国员工1.66万人,节省费用10亿美元,以维持中国市场的低价竞争格局。 这里谁在起着四两压千钧的牵制作用,百姓明白,政府更清楚。 乐凯1999年上半年的业绩显示:主导产品彩色胶卷的市场占有率达25%,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6%,彩色相纸则实现了30%的市场占有率,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50%。 乐凯的心中有个梦,那就是在国内市场与富士、柯达“三分天下”。“九五”期间市场占有率提高10个百分点,彩卷生产能力达到1亿卷,相纸生产能力达5千万平方米,出口比例40%。今年,乐凯将再增17个营业部,达到2千个彩扩部、1千家连锁店。乐凯集团公司总经理杜昌焘称:“乐凯不能随同国人胶卷消费的自然增长而增长,乐凯要再创加速度。” 然而,美国柯达公司中国本土化的进程快得已是加速度: 柯达(无锡)公司影像冲印套药厂于1998年11月12日破土动工,该项目占地3万平方米,首期投资2500万美元 柯达(厦门)公司海沧新厂首期工程于1999年11月11日竣工投产,分装多种民用及专业胶港和相纸。该厂实际投资近9亿美元,占地面积达43万平方米,今年下半年全部竣工后,将成为柯达在亚洲最大的胶卷和相纸生产基地。 柯达(汕头)公司目前已生产出世界一流水平的医用X光片。去年柯达公司内部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评比,在全世界的8家柯达生产厂中,厦门公司的彩色胶片名列第一名,汕头公司的X光片是第二名。 显而易见,随着合资协议的迅速落实,柯达“战车”隆隆开动,柯达、富士与乐凯在中国市场上的格局将发生根本改变。乐凯守护份额的最大王牌——其主要产品彩色胶卷的批发价为9元人民币,零售价仅为14元的价格优势正在失去。 “98协议”被费希尔称为“破天荒的”,那实际追加到12亿美元对华投资是在柯达背负十几亿长短期债务情况下做出的。柯达可谓花了“血本”,自然是志在必得舍我其谁。联想这两年柯达的市场攻势,一浪高过一浪。从“阳光之旅”、 “快速真色彩”、 “满意百分百”,直到“9万9做老板”。新千年新世纪柯达攻势除了惯有的狼群似的气势外。更有了些狐狸般狡猾的“新意”。 二、胶卷市场上的柯达与富士 1、奇袭柯达 在美国胶卷市场,长期激烈的竞争形成一种由柯达占主导地位,富士次之的双寡头垄断格局。双方保持着一种默契互利关系的同时,享受这一成熟市场所带来的丰厚利润。通常富士的定价总略低于柯达。但在1996年春季,富士突然借口其五大分销商之一的Costco公司转向经营柯达产品而导致了约250万卷的胶卷库存,将产品的零售价猛降25%。同时给予其分销商极其优惠的折扣,打破了平衡。当美国消费者发现无论质量、品种都与柯达不相上下的富士胶卷拥有着更为低廉的价格时,其中对价格较为敏感的消费者转而选择了富士。结果1996年富士在美国市场上的占有率从1995年度的10%升至16%,而柯达的市场占有率前所未有地从80%以上滑落至70%以下。1997年,富士发动了新一轮更强大的价格攻势,将其与柯达同等规格与质量产品的价格降至柯达的50%至70%。这使得柯达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下滑,营业额较1996年同期下降31%。富士公司日益鼓胀的钱袋使它轻松收购了沃尔马(Wal—Mart)公司下属的六间批发性的大型冲洗店,此举打开了15%的美国相纸市场。当美国商务部针对其在美国市场上倾销商品的指控进行全面调查时,富士公司运用适度提价策略,成功规避即将实施的惩罚。 一位在富士美国分公司工作了近三十年的元老回忆,如果说洛杉矶奥运会之前,富士还是跑龙套的小角色,那么此后,它成长为足以与柯达一争高下的巨人。1997年柯达的全球份额为40%,富士为35%,现在已平分秋色。 2、桑梓受挫的富士 在桑梓受创的柯达却在远东展示了美国人独到的眼光。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中,日本富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