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金沙江文化开发传承与攀枝花学校教育中的地方课程建设.PDFVIP

试论金沙江文化开发传承与攀枝花学校教育中的地方课程建设.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金沙江文化开发传承与攀枝花学校教育中的地方课程建设

试论金沙江文化开发传承与攀枝花学校教育中的地方课程建设 长江与黄河同为中华民族母亲河,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所孕育的金沙江文化源 远流长、博大精深;当代中国正在改革开放中崛起,中华民族正在优秀传统文化基 础上走向伟大复兴,金沙江文化也正在拂去历史的神秘面纱,得以开发和注入新的 时代元素①,焕发出勃勃生机,并成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攀枝花 作为金沙江流域首屈一指的现代化城市,理当在金沙江文化的研究与开发上担负重 任;②在攀枝花“四个倾力打造”,尤其是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选择中,要 “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归宿感和自豪感,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城市的 知名度和美誉度”[1],金沙江文化的开发打造既是目标也是手段。学校教育肩负传 承文明和培育人才的双重职能,金沙江文化为攀枝花的学校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 的课程资源,攀枝花的学校教育亦须为金沙江文化的开发传承做出不可替代的重要 贡献,而地方课程建设和地方性课程资源开发正是二者契合点之所在。 一、金沙江文化的开发传承有赖于学校教育 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处理人与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 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统一”[2]。 文化既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和历史积淀,也是其未来发展的基础,并且规定着人类未 来的发展;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重要的承载者,更是既有文化对社会生活 发挥影响作用最重要的中间变量之一。人类文化通过教育活动代代相传而绵延不 绝,教育把人类创造的生产、生活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也就是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① 1995年,四川凉山州博物馆刘弘和云南昆明市文管会李安民发表《长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环——试论金沙江文化》 一文,在学术界正式提出“金沙江文化”这一概念;2000年,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成立金沙江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 2001年,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成立“金沙江文化开发与研究”课题组;2002年,“金沙江文化开发与研究”课 题组赴金沙江流域的昆明、大理、楚雄、昭通、宜宾等地区进行了第一次学术考察,并形成了《考察报告》。 ② 肖立军先生 2007年 4月在攀枝花市“金沙江文化”专题研讨会上指出:攀枝花人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尽到传承“金 沙江文化”的责任,并力尽所能将其发扬光大,为子孙后代留下丰厚的精神财富。2007年 10月底,肖先生在二滩欧 方营地举办的金沙江文化理论研讨会上再次强调:高举金沙江文化大旗是攀枝花人的责任;软实力让人生情,我们 要用文化的魅力去感化人,用品牌的力量去感召人,共同举起金沙江文化旗帜,才是攀枝花人应有的胸怀和气度。 教育并非文化播衍传承唯一手段,但“确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主要途径”,文化 的发展“离不开传递、选择、发现、创造这四个基本环节”,而“教育的文化功能 也包含在文化发展的几个环节中,即教育具有选择文化、传播文化、创造文化的功 能”[3]。 金沙江文化属于中华文化下位的区域性本土文化。所谓本土文化,是指一定区 域内民众在自己悠远的历史长河中所产生、累积和运用、传承的文化体系,它是当 地民众日常生活的基本样式,是凝聚本土社会的力量源泉。进入当代,文化对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突显,“培育和塑造源于历史、基于现实、紧跟时代、引 领发展和独具特质的区域文化,增强区域内认同感、归宿感和责任感,对推动区域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 问题在于,中华文化经过数千年的融合而逐渐趋同,中原华夏文化经由西汉中 央政权崇儒政策而上升为主流甚至主宰,金沙江文化虽有其实,却长期湮没于中华 大一统文化之中,或沦为中原主流文化的边缘与附庸。历史地看,已经得到广泛认 同的区域文化大都曾得益于比较有力的地方政权力量的推动,而“金沙江文化”却 是对这一区域实然存在的历史文化的“命名”,我们赋予它一个共同名号,虽溯源 于历史,根本目的却在于续写未来,希望藉此统整当代的金沙江流域,以共同的文 化品牌为旗帜,凝聚力量,提升区域竞争力。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多运用的是“发 掘”、“开发”和“培育”、“树立”等字眼,走的是从政府和专家学者出发的“自上 而下”路线。诚然,在地域性、行业性等特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政权力量 和专家学者、精英分子的发起、呼吁和推动必不可少,且作用巨大。但需切记的是, 仅仅停留于此则远远不够。 文化不仅仅以文词、文本和物件、文物等形式为载体,尤为关键的是,它必须 深深植根于人们心底,必须广泛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金沙江文化的 当代开发与培育,既要关注其历史向度,重在挖掘、提炼,也要关注其现实向度, 将挖掘提炼成果通过大众化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加以流播传承,更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