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施耐庵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了解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施耐庵: (1296~1370)元末明初人。曾考中进士,做过两年官,后来弃官回乡闲居,从事写作。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了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创作背景: 南宋时期,宋江起义的故事,便开始在群众中流传。宋元时,女真、蒙古贵族先后南侵,广大人民处于阶级和民族双重压迫之下。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好理想,寄寓于“劫富济贫”、“扶危济困”的起义英雄形象中。于是关于水浒的故事,便越流传越丰富。元末明初施耐庵等人在表现水浒故事的话本、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上,加工编写成了《水浒传》。 历史根源:宋江等三十六人在梁山水泊的农民起义。 “官军数万无敢抗者”—所向披靡、锐不可挡的气势 宋末元初,画家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初次记录了 三十六人的姓名和绰号,以盗贼面目出现,表现出封建 统治阶级的观点。 《大宋宣和遗事》涉及水浒故事的部分,展示《水浒》 原始画面。 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的《忠义水浒传一百回》是祖本。 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改成七十回本,删去 原本中对封建统治阶级怨怒的诗词,加上反动的批语, 成为清代最流行的本子。 收集资料(成书过程) 赍发( ) 迤逦( )( ) 酒馔( ) 差拔( )口呐( ) 不省得( ) 彤云( ) 仓廒( )央浼( ) 搠扎( ) 剜挖( ) 检测预习: 沧州遇旧交 密谋害林冲 好言劝教头 草场交接 出门沽酒 刺杀仇敌 情节复述 第一部分(1节)林教头 沧州遇旧知(开端) 第二部分(2-5节)陆虞候密谋害林冲(发展) 第三部分(6-9节)林教头接管料场(发展) 第四部分(10-12节)风雪夜山神庙复仇(高潮和结局) 小说的 情节 及 结构: 思 考 1.林冲性格是怎样变化发展的? 提示:林冲刺配沧州,邂逅李小二,从言谈中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 提示:陆谦、富安来到沧州表明了什么?林冲的反应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 提示:当林冲知道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这时林冲是什么态度? 提示:草料场火起,想置自己于死地时,林冲是什么态度? 从情节看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 情 节 性 格 街头遇旧 正义感强 软弱动摇 群小阴谋 初步反抗 并不坚决 英雄守草场 随遇而安 委曲求全 风雪复仇 走向反抗之路 善良安分委曲求全 正直刚烈 随遇而安忍辱求生 奋起反抗 陆谦到来 亲闻阴谋 不见消耗 自心下慢 开端 发展 再发展 高潮 故事情节曲线图 思考并讨论 情节发展对展示林冲性格的作用是什么? 情节的变化发展过程就是林冲的性格逐步走向丰满的过程,随着情节的发展,才能表现出林冲性格由委曲求全、随遇而安到彻底丢掉幻想而走向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回首看看林冲走过的路,从东岳庙到逼上梁山泊,是什么原因使这样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走上了杀人反抗的路?你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吗? 回首看看林冲走过的路,从东岳庙到梁山泊,是什么原因使这样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走上了杀人反抗的路?你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吗? 明确: “逼”。高俅一步一步逼,逼到野猪林,逼到草料场的火海。林冲则能忍则忍,忍过了东岳庙,忍过了野猪林,退缩到了山神庙里。等他知道再忍便是葬身火海时,他如梦方醒,面对“逼”,“忍”不是办法,唯有“反”才能生存。 善良安分 委曲求全 随遇而安 奋起反抗 逼 思考: 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体会林冲这一文学形象的深刻意义。 林冲当时在东京是保卫京城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有身份,有地位,尚且被逼起来反抗自己的阶级。那么在同样黑暗、腐败的封建社会里,那些被压在最底层的百姓是怎么个活法?那么,走投无路,揭竿而起的人又何止林冲一个?所以我们说,林冲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 这一文学形象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二是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林冲性格由安于现状、委曲求全到丢掉幻想、毅然杀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