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父母的心》李群涛
川端康成 本课学习目标 能理解本文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发挥想象力,揣摩人物心理活动,品位优美语言的能力 。 重难点: 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小组讨论 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1)送走长子时,父母的表现是怎样的? 十分忧郁,眼含热泪,难割难舍。 (2)用次子换回长子时,父母是怎么想的?理由是什么? 长子是接班人,无精打采。 (3)用女儿换回次子时,父母的表现是怎样的?理由是什么? 次子与去世的婆婆很相象,是对去世婆婆的不孝。 (4)想要回女儿时,父母的表现是怎样的?理由是什么? 失魂落魄,痛哭失声。 (5)难道一家六口就这样分离了吗(齐读13——15段) 父母对子女崇高的爱心。至真至诚的爱心。 父爱是一座山,有山的伟大和崇高。 母爱是一种祝福,一切尽在不言中。 父母的爱是沙漠中的绿洲,因为它永远让儿女看到希望。 父母是一盏灯,为远行的儿女带来光明。母爱是一味良药,能抚平儿女的心灵创伤。 小创作:父爱是……母爱是......父母的爱是...... 发掘生活中的真爱 “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绝大多数对自己的子女充满着爱,而且这种爱是无私的、真挚的、深沉的,在学完这篇文章后,请你与大家分享你身边的爱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身边的爱。 拓展:爱是相互的,在我们享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你有没有想过如何回报父母呢,比如为他们做一些事情,对他们说一些话……,请你来谈谈。 作业布置: 回想父母对自己的爱,并把感人之处写成有真情实感的文字。 * 陕州外国语学校 李群涛 川端康成(1899~1972) 日本现、当代小说家。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这反映在他的创作中。在东京大学国文专业学习时,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 次)杂志。1924年毕业。同年和横光利一等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表现出颓废的一面。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1926)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名作《雪国》(1935~1937)描写了雪国底层女性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虚无感。其他作品还有《浅草红团》(1929~1930)、《水晶幻想》(1931)、《千鹤》(1949~1951)、《山之音》(1949~1954)和《古都》(1961~1962)等。川端担任过国际笔会副会长、日本笔会会长等职。1957年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曾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勋章、法国政府的文化艺术勋章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72年在工作室自杀去世。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 能理解本文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发挥想象力,揣摩人物心理活动,品位优美语言的能力 。 理解作者浓浓的爱心下面笼罩着的淡淡的哀怨的风格特色。 听讲故事,想像情节 (2)用次子换回长子时,父母是怎么想的?理由是什么? (3)用女儿换回次子时,父母的表现是怎样的?理由是什么? (4)想要回女儿时,父母的表现是怎样的?理由是什么? (5)难道一家六口就这样分离了吗(齐读13——15段) (1)送走长子时,父母的表现是怎样的? 饱含深情地自由朗读课文,用笔画出你认为最精彩,最表达感情的句子,谈谈感受。 (自由发言,集体评价,并读一读)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