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或793)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十五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 早年豪纵不羁,横行乡里,乡人苦之。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少食寡欲,常“焚香扫地而坐”。 代宗广德(763-764)至德宗贞元(785-805)年间,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 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今传有十卷本《韦江州集》、2卷本《韦苏州诗集》、十卷本《韦苏州集》。 首联 质疑 :为何从“花”写起?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意在说明去年春天在长安分别以来,已经一年。以花里逢别起,即景勾起往事,睹物思人,有欣然回忆的意味; (2)以花开一年比衬,则不仅显出时光迅速,更流露出别后境况萧索的感慨。 比衬:有些事物和道理比较抽象、深奥,读者不易理解。作者这时就可以找出一些与表现对象相类或相对的、比较浅显、具体、为读者熟悉的比衬对象,将它与表现对象相比,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所要表现的事物或道理就会得到通俗、明白的反映,读者也就容易理解多了。 颔联 质疑1:春花烂漫,诗人为何心生满腹愁思? 写自己的烦恼苦闷。“世事茫茫”是指国家的前途,也包含个人的前途,还有人民的安危。当时长安尚为朱泚盘踞,皇帝逃难在奉先,消息不通,情况不明。这种形势下,他只得感慨自己无法料想国家及个人的前途,觉得茫茫一片。他作为朝廷任命的一个地方行政官员,到任一年了,眼前又是美好的春天,但他只有忧愁苦闷,感到百无聊赖,一筹莫展,无所作为,黯然无光。 知人论世 (1)作者出任滁州刺史:首夏辞旧岁,穷秋卧滁城。 名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 (2)当年冬天,长安发生了朱泚(cǐ)叛乱,称帝号秦,唐德宗仓皇出逃,前来增援的朔方军又与朱泚相勾结,致使战乱进一步扩大;李希烈兵袭汝州,东都震骇。唐王朝分崩离析,危在旦夕。当时,诗人曾自滁州间道遣使探听消息,写作此诗时,使者尚未返滁:羁离守远郡,虎豹满京师。 颈联 质疑:此联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思想和人生态度? 身多疾病思田里:终罢期结庐,慕陶真可庶。 退官归隐(立身——道) 邑有流亡愧俸钱:丈夫当为国,破敌如推山。 为国效力(处世——儒) 进退两难,矛盾挣扎中体现诗人的人生态度: 志在有为,不敢窃位苟禄 功臣身退,无奈世事艰辛。 尾联 质疑:诗人在这样的处境中极需友情安慰,诗人是如何表达这样的意愿的? 正合投赠诗的风韵,道出寄诗的用意,是极需友情的慰勉,以感激李儋的问候和亟盼他来访作结。 (1)两处落笔——闻道欲来:对方关念自己 西楼望月:自己盼望对方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2)细节描写——望月盼聚:时间之久,心情之切 月圆人聚:月缺月圆,人聚人散 拓展阅读颈联 : 身多疾病思田里 邑有流亡愧俸钱 白居易的《观刈麦》中写道:“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和本文的“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都表达了作者看到百姓的贫苦生活后,对自己领官禄的愧疚之情。但两者感情有些差异,你能试着概括一下吗? 参考: 《观刈麦》中,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讽谕那些领高禄却不能让百姓幸福的大官僚、大贵族们。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写自己的思想矛盾。正因为他有志而无奈,所以多病更促使他想辞官归隐;但因为他忠于职守,看到百姓贫穷逃亡,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所以处在进退两难的矛盾苦闷。 * * 注释: 这是一首投赠诗,即作者写作的诗给具体的人,就是说针对某个人来写的 ,通过寄意友人抒发内心情怀。 李儋(d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