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诗词曲三首》说课课件11.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下《诗词曲三首》说课课件11

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虽然已经学了不少的古诗词,但大多数学生是为了应对考试。他们的诵读能力不是很好,在分析理解、语言表达上还需要提高,有些同学还停留在死记硬背考点,只能解释诗词内容的浅显层面,不能较深入地理解诗词之美,诗人之情。 教学策略 自由诵读 读中感悟 读中赏析 熟读成诵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点拨指导 积累运用 教学环节 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诵读欣赏 《诗词曲三首》教学过程 * * 三门峡市二中 卜庆伟 解说思路 课标要求 教材地位 教材内容 教学策略 中招考点 积 累 感 悟 新旧课标的主要变化之处: 新课标增补和调整了古诗文背诵篇目。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推荐古诗文背诵篇目共为136篇,比旧课标120篇从数量上增加了16篇。 课标要求 新课程标准要求: “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更体现了课标的古代诗词教学目标和精神。从数量上体现了新课标对古诗词的重视。 古诗赏析 4分 中招考点 古诗文默写 8分 直接默写、理解默写 运用默写、拓展默写 诗中景、诗中情 诗中理、诗中句 教材地位 七上8首 七下11首 八上11首 八下7首 九上6首 九下7首(本课) 积 累 感 悟 教材内容分析 三首诗歌都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观沧海》抒发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伟大胸怀和抱负;《江城子·密州出猎》抒发了诗人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山坡羊·潼关怀古》表达了诗人对老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 在抒情方式上也各有特色:《观沧海》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江城子·密州出猎》巧用典故;《山坡羊·潼关怀古》则将写景、抒情、议论熔于一炉。 诗:古诗可以分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诗的每一句有几个字,就称为几言。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诗中各句字有多有少)等。 词:①词又叫长短句。形成于唐,盛行于宋。②词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③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④词的词牌与词的形式有关,规定词的调、字数、平仄等;词的题目与内容有关。 曲:曲盛行于元代,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结 赏 诵 导 读 默 导入 学习目标 再读理解 1.读课下注释,理解诗作内容。 2.识记文学常识。 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要求: ①读准字音; ②读准节奏; 2.教师示范读。 三读悟情 1.指导朗读,注意语速、语调、情感。 2.同桌互读比较。 3.全班齐读。 1.爱国情怀(忧国忧民、杀敌报国) 2.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 3.思乡之情4.热爱田园山水5.抒发豪情壮志壮志难酬的悲愤6.感伤时事怀古伤今 1.表现手法(如用典 、对比、动静结合、 虚实相生、象征等 ) 2.修辞方法(如夸张、排比、对偶、比喻等) 3.抒情方式(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等) 1.抓动词 2.替换字 3.情景分析 (常用的术语如准确、生动形象、凝练、 含蓄等)。 一 悟情感 三品佳句 二赏妙词 四析技巧 1.蕴含哲理的句子 2.运用手法的名句 3.一字传神的句子 4.体现主旨的句子 1. 学生自由诵读 2.同桌互查背诵 3.老师提问背诵 背诵整首诗 提示性背诵 导入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 (重点) 3、赏析重点词句,领会诗歌的意境。(难点) 同学们,古代仁人志士在国家危急存亡之际,面对人民的疾苦之时挺身而出,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几位这样的榜样!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北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胸怀。 《观沧海》 1.读课文(师读、自读、范读、齐读等) 2.读材料(课下注释、老师补充材料) 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托物言志 1.标题中的“观”字 2.文中的“涌”字 3.主旨句 一 读 三 诵 二 赏 四 默 1.诗中写观海目的的句子是 : 2.诗中虚实结合的句子是: 3.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句子是: 1.默写全诗 2.自己对书改错 堂清试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的???? 家,???? 家,诗人???????。 2.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