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雪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峰、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 雪》就是咏雪的名篇。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歌咏过那洁白如银的大雪,大家能背诵几句吗?
导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李颀《古从军行》“野营万里无城郊,雨雪纷纷连大漠。”
写作背景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当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饱含激情地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抗战胜利后公开发表。1945年8月重庆谈判期间,民主人士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毛泽东即赠此词。柳读后,评价道:“展读之余,以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未能抗,况余子乎?”公开发表后,在中国革命何去何从的紧要关头,给人民以鼓舞。
作者简介
读 音
沁园春( ) 莽莽( ) 滔滔( )
素裹( ) 妖娆( ) 折腰( )
稍逊( ) 风骚( ) 俱往矣( )
成吉思汗( ) 大雕( )
qìn
mǎng
tāo
sāo
xùn
zhé
ráo
guǒ
yǐ
hán
diāo
词语解疑
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文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
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莽莽,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立即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意思是黄河水结冰了。
群山好像银蛇在舞动。
高原(上的丘陵)好像白象在奔跑。
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本指文艺方面的才华。文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惟余莽莽: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红装素裹:
文采:
风骚: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沁园春·雪 毛泽东
望 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听读诗词 体会魅力
自读课文,体会本词基本内容。
整体感知
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先写眼前雪中银装世界,再写想象中红装素裹之江山,虚实结合描绘多姿多彩之风光,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研读赏析(一)
有感情地朗读上片
上阕(片)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上阕(片)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品读词义
思考:
(1)词的上片中哪些句子总写北国雪景?这些诗句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总写北国雪景,其中“北国风光”总领上片内容。“千里”“万里”互文见义,即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表现祖国幅员的广阔,也反映了诗人视野的辽阔。总写句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
(2)总写雪景的句子,注意了动静结合。
试指出写动、静景的词语,体会其意境
“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3)诗人对雪景的描绘,
由哪个词领起?它统摄的
宾语包括哪 些句子?
对雪景的描绘,由“望”字统领,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
(4)“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山、原都是静止的事物,为何写它们“舞”、“驰”?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八章 实地研究.ppt VIP
- T FJAS 020.1—2023 城乡供水一体化 数字水务 第1部分:数据传输安全要求.pdf VIP
- 货物类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x
- T FJAS 020.2—2023 城乡供水一体化 数字水务 第2部分:评价规范.pdf VIP
- 医疗器械三类免临床目录2.doc VIP
- 2026春夏·淘宝天猫运动户外鞋服趋势白皮书-智篆GI&天猫新品创新中心.docx
- 中医辨证PPT课件.pptx VIP
- 个人简历模板表格六种标准word个人简历模板表格空白模板下载.docx VIP
- 医疗公共基础试题及答案.docx
- (完整版)小说物象作用公开课.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