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整理]我的长征
第十四课:红军长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以及分析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启发式教学,通过设计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引导学习积极参与学习。
自主探究,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溶入学习的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大量运用丰富的史料,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
教学难点:遵义会议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2006年的新闻视频
问:这是一段心灵的长征,是对长征精神的一种继承和发扬,是中央电视台在2006年为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而举行的重走长征路的活动。长征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具有这么重大的意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走近第十四课:红军长征。
自主探究:走近长征
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了解长征:长征的原因、经过、意义。
首先我们一起来探寻:长征开始的原因
长征的原因
问:红军为什么要长征?(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小字第一段,大字第一、二段,完成自主探究问题一)
提示:根据地日益缩小,敌军逼近瑞金。红军突围长征,这是因为什么事情?
生答: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师:20世纪30年代,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为了消灭共产党,消灭红军,他曾先后发动了对革命根据地的五次围剿,我们一起来看看红军五次反“围剿”的情况。
红军五次反“围剿”的情况:
= 1 \* GB3 ① 红军一共取得了几次反“围剿”的胜利?主要领导人是谁?取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② 第五次反“围剿”为什么会失利?它带来了什么严重危害?
展示红军五次反“围剿”情况对比表,学生同步回答问题。
生答:红军一共取得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前三次的领导人是毛泽东,第四次是周恩来、朱德。前四次反“围剿”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采取了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等战略战术。
师: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所以取得了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共产党和红军的实力是呈星火燎原不断壮大之势。于是,蒋介石加大了兵力的投入,集结了百万大军,企图一举消灭共产党和红军,发动了对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大规模“围剿”。
问:第五次反“围剿”情况如何?为什么会失利?
生答:博古等人主张拒敌于根据地之外,命令红军全线出击。红军屡战不胜,转入防御。在防御中,他们又处处设防,继续同敌人打阵地战。
师:博古等“左”倾思想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严重错误,这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根本原因,此外(指导学生看表得出)由于敌人的力量过于强大再加上帝国主义对蒋介石的支持,于是,中共奋战一年也没有粉碎敌人的“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问: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带来了什么严重危害?
生答:根据地日益缩小,敌军逼近首都瑞金。
师:红军被迫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二、长征的经过
1、长征开始及初期情况:
时间:1934年10月 主力:中共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
出发地:江西瑞金、福建长汀
(指导学生阅读69页大字第二段至第三段,完成问题二中的1、2问)
问: = 1 \* GB3 ①红军长征初期斗争的情况如何?为什么会这样?
= 2 \* GB3 ② 在党和红军危难之际,毛泽东又提出什么正确的军事主张?
生答: = 1 \* GB3 ① 红军连续突破敌人4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人员折损过半,只剩下3万多人。原因:……
师:(先展示地图)同样是由于策略、指挥上的错误,红一方面军在连续突破敌人的四道封锁后,人员损失超过一半,如果继续去湘西与红二、四军团会合,蒋介石正布成口袋阵,企图将红军一网打尽,红军有被消灭的可能,在这危难时机,怎么办?
生答: = 2 \* GB3 ② 毛泽东提出放弃去湘西,转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的建议,得到中央大多数领导人的赞同。
师:放弃去湘西,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地方,这就是发生在湖南境内著名的红军通道转兵事件,它改变了红军前进的方向。红军强渡乌江后,占领遵义(同步展示进军图,到遵义),中央在此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是今天的遵义会议会址,当年这次会议在长征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一起了解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
播放视频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问题二的第3问)
时间:1935年1月 地点:贵州遵义
内容:军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