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20kV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汇编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防治控制主要工作责任 1
四、基本措施 2
1、定位、复测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2
2、基础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2
3、杆塔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3
4、架线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4
5、防护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5
五、质量通病防治实施 5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官滩变-安澜变220kV线路工程,采用架空线架设,设计风速27.0m/s,覆冰导线5mm,地线10mm。
工程新建线路全长17.564km,其中双回路角钢塔架设段约0.544km,220/110kV混压四回路角钢塔架设段约17.019km。本工程220kV导线采用2×JL1/LHA1-210/220型铝合金芯高导电率铝绞线,地线两根采用OPGW-150。110kV导线采用2×JL/G1A-300/25兼1×JL/G1A-400/35,本期110kV部分不架线。角钢塔共计57基,双回路终端塔2基,混压四回路直线塔40基,混压四回路转角塔9基,混压四回路分支塔6基。
为规范开展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对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提高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效果,进一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特制定本工程的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
二、编制依据
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
2.《110kV—500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
3.《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定》(Q/GDW248-2008)
4.《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
5.本工程相关文件及业主单位防治任务书
三、防治控制主要工作责任
1.认真编写《官滩变-安澜变220kV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经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
2.做好原材料、半成品的第三方试验检测工作,未经复试或复试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等不得用于工程施工。试验检测应执行见证取样制度,必须送达经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认证的第三方试验室进行检测或经监理单位审核认可并报质监机构备案的第三方试验室进行检测。采用新材料时,除应有产品合格证、有效的新材料鉴定证书外,还应进行必要检测。
3.记录、收集和整理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技术交底和隐蔽验收等相关资料。
4.根据经批准的《官滩变-安澜变220kV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5.根据《官滩变-安澜变220kV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定期有计划的展开检查,并保留相关记录,见附表1-14。
6.工程完工后,认真填写《官滩变-安澜变220kV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见附表15。
四、基本措施
1、定位、复测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1.1杆(塔)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平、断面要求。复核重要跨越物间的安全距离,对新增加的跨越物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校核。
1.2线路方向桩、转角桩、杆塔中心桩应有可靠的保护措施,防止丢失和移动。
2、基础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2.1基础分坑、成孔的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2.1.1遇特殊地质条件(如:流沙、泥水、稻田、河塘等),开挖前应将杆塔中心桩引出。辅助桩应采取可靠保护措施,基础浇制完成后,必须恢复塔位中心桩(河塘除外)。
2.1.2基孔开钻时应设专人检查基础孔的深度和垂直度,及时测量,防止出现孔深不足或孔偏现象。
2.1.3基孔成孔后要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清孔,确保沉渣满足规范要求。
2.2基础位移、扭转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2.2.1基坑开钻前要对基础中心桩进行二次复核,并设置稳固的辅助桩位,确认桩位及各个基础腿的方位准确。
2.2.2钢筋笼设置时应复合其位置的准确性和保护层厚度符合规范要求。
2.2.3桩顶支模后、浇制前和浇制中要多次核对基础模板、地脚螺栓的方位,保证其准确性。
2.3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2.3.1混凝土施工前应取得有资质的试验室出具的设计配合比(附有试配强度报告)。进入冬期施工或更换添加剂时,应根据规范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2.3.2基础试块养护条件应与基础养护条件基本相同。记录试块养护期的日平均温度,当等效养护龄期逐日温度累计达到 600℃·d 时送检。
2.3.3桩顶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平整度。桩顶模板应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防止出现桩基断面几何变形;模板接缝处应采取粘贴胶带等措施,防止出现跑浆、漏浆现象。
2.3.4浇制中设专人控制混凝土的搅拌和振捣,现场质检人员要随时检查混凝土的搅拌和振捣过程,防止出现振捣不均匀或振捣过度造成的离析。
2.3.5地脚螺栓放置后进行混凝土灌注,应多方位均匀下料,防止地脚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