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活动课件背景
数学优质课比赛
技能竞赛
去年9月12号我看到这样一条新闻,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演讲,谈及中国企业的创新问题,李肇星说起2010年到日内瓦开会的故事:会后休息时,他碰到一位老朋友,是瑞士一家手表厂的老板,李肇星的手表是瑞士表,便询问是否为对方生产的。没想到朋友哈哈大笑,说这个表100%的部件都是中国深圳产的,瑞士公司只是组装并贴牌,获利却是深圳工厂的20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这件事给我触动很大,让我陷入了深思,为什么我们没有自己设计创造?这与我们的教育一定有很大的关系!”我想要想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就要从孩子抓起,从小培养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而这就需要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以色列和瑞士是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为什么他们经济那么发达?我们看看他们的教育方式,就全明白了:以色列的教育注重学以致用,用啥学啥,用不着的不学; 瑞士学生完成义务教育之后,只有30%的学生才接受大学教育,70%的学生都要进行职业教育,针对专业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瑞士在设计创新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一、国家应改变应试教育制度,要学以致用
而我国,在国际奥林匹克大赛中,桂冠荣誉很多时候都属于中国的学生。但同样也是一个让人注目的国际大奖——诺贝尔!在里面至今仍然没有一个中国本土科学家的席位。多遗憾啊,多可悲啊!是谁的悲哀?中华民族的悲哀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美国人把电脑打造的像人脑一样的灵活,而中国的教育却把人的大脑变得像电脑一样的死板!曾几何时,我们的大脑已经变成了一个存放东西的硬盘!所以中国的教育是不是应该改变应试教育方式,而注重学习的创新、实践能力呢?
我国有些大学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已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全国高校自主招生,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海同济大学对每年的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直接获得自主招生面试资格。还有现在的高考改革,在职称评定上也有体现(第三条)。 但是就全国来说,力度还不够,还需要各级教育部门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不能只以成绩论英雄。
有这样一个案例:世界小学生夏令营,出了这样一道题:“一组小朋友七个人分两个披萨饼, 另一组小朋友四个人分一个披萨饼,问哪一组小朋友分的多?”中国小朋友都在独自埋头计算,然后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法国小朋友则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分饼;而美国小朋友则分成两组,一组7人,一组4人,把饼切开尝试着分饼,看看哪一组的小朋友分到的多。由此可见,中国孩子遇到问题时,只会运用书本知识,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较差。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教师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二、教师要走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最前沿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创造性思维环境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的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往往只侧重于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在当前形式下,教学上必须要改革创新,让学生主动地认识和接受教学内容,主动挖掘自己的学习潜能,造就创新精神。这时老师所要做的是联系现实生活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疑开始。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创新能力
对于一些教学内容利用课堂时间难以完成,老师可先把问题提前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查阅资料,把零碎的、粗糙的思想片断系统地组织起来,再经课堂汇总,这样不仅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让学生学会了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交际水平及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实践、访问、查找图书、参考资料、利用计算机检索资料,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创新能力,促进了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创新能力。
教学中老师可结合有关知识点,把社会焦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口语交际:打电话-部编版(9)(共12张PPT)-语文一年级下册课件.ppt VIP
- Unit3LivingLegendsReadingandThinking教学设计高中英语人教版.docx VIP
- 一年级下册语文 口语交际 打电话 课件(共12张PPT).pptx VIP
-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作用工作条例学习内容提纲.doc VIP
- DLT441-2004《火力发电厂高温高压蒸汽管道蠕变监督规程》.pdf VIP
- 五年级美术《为作文画插图》.ppt VIP
- 2026届新高考物理冲刺复习“配速法”解决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pptx VIP
- 玉米期货分析报告.docx VIP
- 铁道工程技术论文-铁路路基边坡病害及处理措施.docx
- 2025年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选择题》专项练习题(共4组,附答案)(必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