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弯曲内力攻略
一、问题的提出
在材料力学的学习过程中弯曲内力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它是解决所有涉及弯曲问题的一个基础,然而同学们在学习中多多少少都存在着这种那样的问题,影响正确掌握,因此非常有必要集中精力突破一下。
本攻略就是针对弯曲内力部分在教学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展开,对于全面掌握会有很大的帮助。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二、教学中清晰的思路
在弯曲内力这部分内容中,不论是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要把握住关键的两点:1、确定截面上内力值的计算以及内力方程的建立;2、内力图的画法。
第一个问题看上去是两个方面,实质上是一个问题。
因为计算方法相同,不同点只是截面位置的确定和变化,当位置坐标由定值转化为变量时,内力便由确定截面的数值变成了内力方程。
三、学习中的步骤
1、指定截面上的内力数值与内力方程
内力由载荷产生,载荷决定内力的数值和方向。
1)剪力和弯矩的正负
剪力 FS
弯矩 M
左上右下
FS 0
+
左下右上
FS 0
-
上凸
M 0
-
下凸
M 0
+
2)剪力和弯矩数值的计算
外载荷由分布载荷q、集中力F、外力偶Me组成,它们构成内力的数值如下(分布载荷q以最常见的均布载荷为例):
i)剪力Fs、弯矩M的数值大小与外载荷的关系
外载荷
内力
q ; F
Fs
q ; F ; Me
M
产生
产生
对应的数值
ql ; F
kql2 ; kFl; Me
k——系数
ii)剪力Fs、弯矩M的正负号与外载荷的关系
1、左上(F、q)右下(F、q),FS为正;
3、向上的F、q产生正的M。
2、左顺(Me)右逆(Me),M为正;
解释如下:
1、在截面左边箭头向上的集中力F和分布载荷q在该截面会产生正的剪力Fs ;在截面右侧向下的集中力F和分布载荷q会在该截面产生正的剪力Fs;
2、在截面左边顺时针的外力偶Me在该截面会产生正的弯矩M ;在截面右侧逆时针的外力偶Me会在该截面产生正的弯矩M ;
3、所有箭头向上的集中力F和分布载荷q在截面上都会产生正的弯矩M。
3)举例
知道了外载荷在截面上产生内力的数值和正负号以后,剪力和弯矩就可以由外载荷逐一写出,并且非常方便,举例如下:
i)确定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值:
约束力:
解:
求1-1、2-2、3-3截面的内力。
例1.
a) 1-1截面的内力:
在1-1截面左侧的外载荷有:集中力FA、均布载荷q,因此对应的剪力的数值分别为:
按照符号规定,加上正负号分别为:
因此1-1截面上的剪力为:
外载荷FA和q在1-1截面对应的弯矩的数值分别为:
按照符号规定,加上正负号分别为:
因此1-1截面上的弯矩为:
同理,在2-2截面左侧的外载荷有:集中力FA、均布载荷q,因此对应的剪力和弯矩分别为:
b) 2-2截面的内力:
同理,在3-3截面左侧的外载荷有:集中力FA、均布载荷q、集中力偶Me,因此对应的剪力和弯矩分别为:
c) 3-3截面的内力:
ii)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
约束力:
解:
建立该梁的内力方程。
例2.
内力方程在梁上的分段原则:在集中力和集中力偶处分段、分布载荷的起点和终点分段。
(0<x ≤l )
(0≤x <l )
(l≤x <2l )
(l<x ≤2l )
例3.
建立该梁的内力方程。
2qa
约束力:
解:
(0<x ≤ a)
(0<x< a)
内力方程:
(a<x ≤ 2a)
(a ≤ x < 2a)
2、正确画出内力图
正确的理解好内力与载荷之间的微分关系的几何意义就可以快速正确的画出内力图。
内力与载荷之间的微分关系:
内力与载荷之间的微分关系的几何意义:
1. FS图某点处切线的斜率等于该点处q(x)值的大小。
2. M图某点处切线的斜率等于该点处FS值的大小。
微分关系只给出内力曲线的大致形状,具体数值仍需要计算决定。
剖析微分关系
q=0
Fs水平线
M斜直线
Fs +
Fs -
M 增函数,
一、三象限斜直线。
二、四象限斜直线。
M 减函数,
q<0
Fs 减函数,二、四象限斜直线
q>0
Fs 增函数,一、三象限斜直线
M的曲线有两条
(这两条曲线的斜率均为正)
当Fs的值
M 曲线取
曲线的斜率由陡峭(数值大)变平缓(数值小)
大
小
大
小
曲线的斜率由平缓(数值小)变陡峭(数值大)
M的曲线有两条
(这两条曲线的斜率均为负)
当Fs的值
曲线的斜率由陡峭(数值大)变平缓(数值小)
大
小
大
小
曲线的斜率由平缓(数值小)变陡峭(数值大)
M 曲线取
M 曲线取
M 曲线取
(绝对值)
M在该点取极值,斜率水平
当 Fs
+
-
+
-
M取极大
M取极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黑水虻集约化地面养殖技术规程.docx VIP
- 报考党校面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规范TZJ1006-2020.docx VIP
- 标准图集-18G901-3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础)公开版.pdf VIP
- GPS原理及应用课件第六章GPS定位的观测量.ppt VIP
- 水利工程环境监测方案(3篇).docx VIP
- 老年卵巢癌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五年级上册英语课件-Unit4Whosetoyisthis_湘鲁版共18张PPT.ppt VIP
- IEC 60092-376-2003中文 船舶电气设备-第376 部分控制和仪表回路150_250V(300V)电缆.pdf VIP
- 外研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