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版本科专业培养计划测控技术与仪器版本科专业培养计划测控技术与仪器
2010版本科专业培养计划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ies and Instruments)
一、统编序号:1301
二、专业代码:080401
三、学位、学制:工学学士学位,学制为四年
四、专业简介:
东北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前身是自动化仪表专业,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从事自动化领域的过程检测、过程控制与仪器仪表开发研究工作。本专业隶属于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具有“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还具有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的硕士学位授予权。该专业教学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测控技术与仪器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输和利用的学科,是现代检测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光学工程和机械工程等学科互相交叉和融合的综合学科。
测控技术与仪器作为信息工业的源头是信息流中的重要一环,它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又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涵盖“农轻重、海陆空、吃穿用”各领域内的国民经济的“倍增器”,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军事上的“战斗力”以及法制法规中的“物化法官”。
五、培养目标及专业范围
本专业主要培养与信息检测和控制工程领域有关的信息处理、过程检测、过程控制、智能仪器及传感技术、机电一体化等方面的研究、开发、设计和制造,具有宽口径知识、较强适应能力和科学创新意识的高级人才。
六、毕业生应获得知识和能力
毕业生应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掌握必要的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较宽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测量与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信号处理,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及发展趋势;获得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光、机、电、计算机相结合的当代检测与控制技术和实验研究技能,具有本专业测控技术、仪器仪表与系统的设计、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七、课程分类
理论教学课程分为专业学位课程、鼓励选修课程和一般选修课程。
专业学位课程是获得该专业学位必须履修的课程,在理论教学一览表的课程名称后以“﹡”标注。它们为:大学外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C语言及程序设计、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流体力学和传热学、单片机语言程序设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工程光学、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过程控制仪表及装置、过程检测技术、现场总线与网路化仪表、过程控制系统、现代传感技术、测控电子技术。
鼓励选秀课程属于选修课程范畴,是鼓励学生履修的课程,在理论教学一览表的课程名称后以“△”标注。
一般选修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履修的课程。
八、考试课程
学期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期
课程名称
学分
一
高等数学(工)(一)
5.0
二
高等数学(工)(二)
5.5
大学外语(一)
4.0
线性代数
2.5
C语言及程序设计
3.5
大学物理(工)(一)
3.5
大学外语(二)
4.0
三
大学物理(工)(二)
4.0
四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3.5
电路原理(1)
5.0
流体力学和传热学
2.5
大学外语(三)
4.0
工程光学
2.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0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4.0
五
自动控制原理(1)
5.0
六
单片机语言程序设计
3.5
微机原理及应用
3.5
现代传感技术
3.5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5.5
过程检测技术
5.0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6.0
七
现场总线与网路化仪表
2.5
八
过程控制系统
3.0
九、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比例
教学环节
系列
课群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课程
学时
课程
学分
学期
课群
学时
学分
比例
(%)
理
论
部
分
基础
教育
系列
数学与自然科学课群
B150100011
高等数学(工)(一)
80
5.0
1
472
/29.5
17.5
B150100012
高等数学(工)(二)
88
5.5
2
B150100041
线性代数
48
3.0
2
B150100050
概率论
40
2.5
3
B150100070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40
2.5
3
B150200011
大学物理(工)(一)
56
3.5
2
B150200012
大学物理(工)(二)
64
4.0
3
B150200031
大学物理实验(一)
32
2.0
3
B150200032
大学物理实验(二)
24
1.5
4
472
29.5
本课群共计 29.5 分,至少达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保利能源控股有限公安全管理工作的实践保利能源控股有限公安全管理工作的实践.docx
- 北京市高端产业功能发展状况研究报告北京市高端产业功能发展状况研究报告.docx
-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册知识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册知识点.doc
- 本地网光缆工程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定稿)本地网光缆工程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定稿).doc
- 本方案以Dalla公司开发的一线制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为核心本方案以Dalla公司开发的一线制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为核心.doc
- 本法立法目的是为了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本法立法目的是为了动全社会节约能源.doc
- 本非线性编辑网络是个以在线存储系统为核心的数字化网络系统,采用...本非线性编辑网络是个以在线存储系统为核心的数字化网络系统,采用....doc
- 本地化项目(Loclization):实体引用符号快速查询本地化项目(Loclization):实体引用符号快速查询.docx
- 板式热交换器综合性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板式热交换器综合性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oc
- 案例一:《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案例一:《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