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及面 牧兽医专业工作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及面 畜牧兽医专业工作.doc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及面 牧兽医专业工作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及面 畜牧兽医专业工作.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及面 牧兽医专业工作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及面 畜牧兽医专业工作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系 部 名 称 生物工程系 专 业 年 级 10动物科学技术 学 生 姓 名 陈文华 学  号  102211122 社会实践时间 7月1日 至 8月1日 社会实践地点 江苏省丹阳市吕城镇顺峰养殖场 填写时间: 2011年 8月 5日 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实践已经结束,通过此次实践让我深刻明白学好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成为一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也绝非纸上谈兵,应该要与实践密切结合,从中不断的学习才能在专业上有所突破。 暑假刚开始我就确定了去养猪场实习的计划,之后就进了丹阳市的一家现代化规模化养猪场。该场08年建成,总投资180余万元,现有存栏能繁母猪99头,年出栏商品猪1000头,种公猪3头。以杜长大三元杂交为主的杂交模式, 拥有技术人员6人,其中兽医1人。场内有一间种公猪舍、一间空怀母猪舍、一间保胎舍、两间产房、三间保育舍、两间育肥舍、一间隔离舍、一间仓库、一间配药房、一间废弃物处理区、一片鱼塘,并且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引进“发酵床”新型养猪工艺,建有四间发酵床。 猪场的工作不是想象中那么累,重活不多,一天工作时间大概6个小时。每天早上5点左右开始清扫猪舍,扫前要根据猪的生长状况投料,同时观察猪的精神状态和吃料情况,有病症的需要打号标记。清扫完猪舍要给打号标记的猪测量体温,有发热症状的猪需要再次标记,然后针对猪的发病情况配药打针,有病症而无明显特征的猪要密切观察。8点左右就可以干完这些,吃完早饭,开始打饲料,不同生长周期的猪对饲料的要求都不同,需要分别打料,一般隔一天打一次料。这样上午的工作就结束了。中午是午休时间,下午三点开始同样是扫舍、投料,并观察上午打号标记的猪的病症,下午的活比较轻松,很快干完这些后,就帮助兽医打疫苗,有仔猪需要断奶时要将母猪转栏,有时也需要将仔猪转到保育舍饲养,一个星期会有两次消毒,天气炎热时要冲洗猪舍,等到傍晚时候,根据发情周期将有明显发情特征的母猪引导其交配,这些都要做好详细记录。吃完晚饭后一天的工作还没有结束,母猪产仔大多数都是在晚上,这必须要有人接生,以免小猪闷死、压死,从第一头小猪的出生到整个胎衣的脱离大多需要两个多小时,小猪出生后要进行首免、断齿、断尾等必不可少的工作,产房的活需要细心的去做,并且做好防疫记录。这些就是我在猪场一天的工作,每天都大致相同,有时会有突发情况也要协助老员工去解决。 刚开始去猪场时,缺乏实践经验,干活笨手笨脚,那时觉的课本上学的知识很多用不上,所以一直都在跟老员工后面学习,他们也很热心的教我,从中我也学到了很多养猪的技术,很快我就熟悉了猪场的工作,他们说这些养殖技术大多是平时摸索出来的经验,每天晚上休息的时候我会对着资料记录下当天的工作,发现他们摸索的经验大都是书上的理论知识,但有些养殖经验书上也没有记载,而书上有的科学养殖技术在猪场中并没有实际应用,比如说经过大量理论和实践证明经过双重配种的母猪繁殖率与后代的生命力明显高于单次配种的母猪,如果运用到猪场配种中能大大提高产仔数,带来直观的收益。所以我们很积极的交流养猪技术,以便自己能掌握到更多的技能。 通过一个月的实践学习,我对整个猪场的工作流程也有所了解,并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初步掌握猪场技术人员的工作技能,这对我以后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在猪场工作的日子里,使我明白实施科学养殖技术对推动畜牧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一个现代化的猪场更需要不断实施科学养殖技术以解决实际生产中面临的误区,这样才能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而作为一名畜牧专业的学生更要学好专业知识,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给广大养殖户解决养殖中遇到的问题。 科学的养殖技术也需要在实际生产中检验其合理性与可实施性,不能盲目的去实施,要不乏冷静的思考,这一点在猪场里也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这家猪场在2010年引进了一种新型养殖工艺“发酵床”。“发酵床”技术是一种无污染、零排放的有机农业技术,是利用我们周围自然环境的生物资源,即采集本地土壤中的多种有益微生物,通过对这些微生物进行培养、扩繁,形成有相当活力的微生物母种,再按一定比例将微生物母种、锯木屑以及一定量的辅助材料和活性剂混合、发酵形成有机垫料。在经过特殊设计的猪舍里,填入上述有机垫料,再将仔猪放入猪舍。猪从小到大都生活在这种有机垫料上面,猪的排泄物被有机垫料里的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不再需要对猪的排泄物进行人工清理,达到零排放,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种新的养殖工艺近年来被广泛推广,该场在今年5月份已经建好四间发酵床,但始终没有投产,我很不解,如此环保省事的养猪工艺为什么迟迟不肯投产呢?带着疑问我向猪场技术人员请教并查阅相关资料,最终得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yongwxiaj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