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的设计研究.doc

小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的设计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的设计研究.doc

小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的设计研究 姓名 海莉 时间 2011年12月6日 单位 焉耆县第一小学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的设计研究 一、课题概述 (一)课题的提出 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在中小学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在其他课程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中,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方法、模式和规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进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借以更好地提升育人质量,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育战线大势所趋的洪流。 近几年来,关于信息技术和课程学科的整合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时间、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设计层面上,注意融注新课程理念,展现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最新教科研成果,提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在具体实施中,许多实验学校能够按照:“确定问题——设计方案——实施教学——反思提高”的操作范式,运用行动研究与案例分析等方法,展开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改革实践,体现教学问题的解决与课题研究深化的同一性与共时性。强调教学反思,改善教学行为;重视案例分析,提升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理论水平。然而,在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误区,如信息技术无用论、信息技术万能论、重表面形式而忽视实际效用的空壳化倾向等。因此,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过程设计的研究”,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教的方法和规律以及学生学的方法和规律,既是信息时代呼唤的逻辑延伸,也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适应未来发展、加速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二)研究假设 1.概念界定 (1)教学过程设计即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其研究的对象不是教学规律,而是如何使教学实践更合乎教学规律的方法与策略。它的本质在于决策、问题解决和文化创造。 (2)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促进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地、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即多媒体系统(投影机、视频展示台、计算机等)分批进入教室和办公室,利用千兆校园网及INTERNET能共享教育信息资源等。在此环境下,教师能随时获取与教学相关的信息,并经组织、处理、存贮或再生,经过优化设计后实施教学,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达成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应用课件进行演示的辅助教学,而应该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课程的“融合”——在日常课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就像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的自然。在这里,信息技术不再只是演示媒体或工具,而应该作为一种基本教学环境存在。 2.研究假设 (1)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展开教学过程设计的研究,可激励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与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艺术,加速教师专业的成长与发展。 (2)把信息技术引入教学过程中,是多元信息与人文性的碰撞,能使教学过程呈现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它使学生在一个相对开放的具有丰富学习资源的网络环境中,通过建构基于网络环境的新型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和个性成长。 (三)研究内容 1.教学内容的加工。研究如何合理加工教学内容,使之具有多元化的特点,符合时代社会信息的基本要求。教学时空的组织,研究针对具体特定的教学内容,如何安排课堂的空间形式(即座位形式)和时间结构,从而提高课堂内信息传递的效率。 2.设计教师与学生的主要活动,把教与学的活动汇合到同一方向,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主动思考,大胆探索,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信心,锻炼能力,发展个性。 3.根据不同课型确定电教媒体,选出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心理想适应的媒体,并实现电教媒体的作用点、作用时机的合理选择及电教媒体与非电教媒体的最佳结合。 4.研究信息技术有效参与教学过程的“导趣”、“导学”、“导读”、“导练”对教学结构、教学情境、教学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参与度、能动性的调动情况。 5.收集该课题实践过程中对教学效果的负面影响,精炼方案,提出解决的办法,不断总结、反思、完善。 (四)研究目标 1.帮助全体教师在自己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2.通过理论研究和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