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原大学设计学院-淡江大学教学卓越计画.doc
PAGE
PAGE 3
「設計交鋒、創新、整合的新趨勢」研討會
生活空間與視覺資訊
徵稿辦法與投稿規定
稿件格式
(一) 論文各部份依序為首頁、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內文(含圖表)、註釋、附錄、參考文獻。
(二) 論文首頁需包含中英文之題目、作者姓名、服務單位,不寫身份職等 。
(三) 中英文作者姓名,有兩個以上作者時,依對論文貢獻程度順序排列,在姓名後以*,**,***….記號區別之。並在姓名下方註明作者之服務機關。設計作品如係二人以上合作完成者,亦依貢獻程度順序排列。中文姓名以細明體11P呈現,英文姓名以Times New Roman11P呈現。
(四) 中英文摘要以500字左右為原則,並列出關鍵字3至5個。
(五) 文章章節之編序以一、二、三….為章,以(一) 、(二) 、(三)..為節,以1.、2.、3.…為小節來標示。小節以下依(1)、(2)、(3)….層級標示之。英文寫作用1.、2.、3.???為章,1-1、1-2…為節,1-1-1、1-2-3…為小節。小節以下依(1)、(2)、(3)….層級標示之。
(六) 內文中的數字皆以阿拉伯數字表示之。
(七) 圖、表製作必須清晰,圖、表中所有字體以打字體完稿,並附有明顯的編號、標題及出處說明。
(八) 表之標題及說明附於表上,圖之標題及說明附於圖下。圖、表之標題編號皆以表3、圖9等阿拉伯數字體表示之,且附說明文字。圖或表的標題及說明文字齊左排列。
(九) 題目標題為標楷體,一律不加粗黑體,20P;內文大標題如摘要、章、結論等,為標楷體,18P;內文小標題一律用標楷體,13P;摘要的內容為細明體,10 P;內文字體為11P細明體;圖與表之標題及說明文字為細明體,9P。太多字之圖表可再縮小字體,以可讀為原則。
(十) 本學報採A4規格,取橫式單欄排列;上留3.4公分,下留3公分空間;左右留3.2公分空間,橫排36列,每列38個字(單行間距)。
(十一)表或圖片安插於內文之適當位置,從頁面的上方往下排列,以頁面的1/2上方為原則,亦可集中於全一頁。圖表自行編排,大表以不斷開為原則,表內字體可縮小至可讀之程度。若因表格連續排版需要,頁面空白以不超過1/3為原則。
(十二)變換章(大標題)要先後空兩行;節(中標題)前要先後空一行,再寫入新的章(大標題)、節(中標題)。在變換小項(小標題)時,亦先後空一行。遇圖表編排或章節需求可例外多或少空一行字。
(十三)章(大標題)齊中排列,但節(中標題)、小標題、小項等一律齊左排列。所有標題不可單獨排於頁尾,可多空白一行。
(十四)英文字體使用Times New Roman字體;論文英文題目級數可依題目長短適度分行調整,其他英文字體(內文、摘要等等),則配合中文(細明體)之規定適當調整。
(十五)文章的每一段落開頭,縮排二字。內文中若遇非標題條列式的敘述如1. 2. 3…..或(1)、(2)、(3)….時,亦縮排二字。
(十六)外文專有名詞第一次出現時,請以圓括弧註明原文。
(十七)常見之外國人名,請儘量使用通行的中譯,並在首次出現時加註原文。對於較不常見的外國人名,可直接使用原文。英文人名及專有系統名詞每字字頭大寫;一般英文名詞一律小寫。
(十八)內文中若有直接引用他人文句,引文前後需加單引號。引文中內含引句時,則引句前後加雙引號。引文分詞(句)引及意引,一字不改之詞引加單引號;意引為轉述改寫不加引號,但須於意引前先指出文獻來源及原作者,並以某某作者(張文明,2004:8)認為….或「某某作者(王大明,2006:31-34)之觀念為….」開頭。詞(句)引及意引一律須附年碼及頁碼,引用整本書之主旨觀念者可不附頁碼。
(十九)若引文較長時,應分段處理,以標楷體11P表示之,左右各縮排二字,並與前後文間空一行。英文字體仍使用Times New Roman。於文前或文後附引文來源。
(二十)內文中有強調之處,請以字體加粗處理。英文引文若有強調處,請以斜體字處理。
註釋與參考文獻
(一)內文遇專有名詞或需加強說明時所採取之註釋,以無括號阿拉伯數字之註腳方式標於需說明文字後右上方,並將註釋用文字依編號次序排列於同一頁下方。
(二)內文中遇文獻引用時,以( )系統為之,並以(人名,西元出版年:頁碼)處理之,例如 (黃俊傑,1981:47) 。若同時引用兩篇文獻以上則以分號分隔之,例如(黃俊傑,1981:47;Hurbert,1981:21-55)。外文作者只寫原文姓氏,勿寫中譯名。合著文獻必須寫二位作者姓名,超過二位合著者,第二位及其他以et al.示之。
(三)參考文獻列於全文後,排列順序為先英文後中文,英文文獻按第一作者字母順序,中文文獻則按照第一作者姓名筆畫由少而多依序排列。
(四)年代標示,中文、西文皆統一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