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理论语言学研究中心系列讲座.doc

北京语言大学理论语言学研究中心系列讲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语言大学理论语言学研究中心系列讲座.doc

內外有別 ─ 如何繪製漢語蒙受結構與焦點結構的地貌圖 Ins Outs: A Topography of Affective and Focus Constructions in Chinese 蔡維天 Wei-Tien Dylan Tsai 1. 顯性的蒙受結構 漢語中有些句式的論元結構常常出人意表,譬如(1)中的「跑」是一個一元述語(one-place predicate,亦稱一價動詞),但卻有兩個論元(arguments,亦稱題元): (1) 唉,他居然給我跑了!(真不夠意思。) 【蒙受義】 此處的「他」自然是「跑」這個述語的主語,是「跑」這個動作的施事者(AGENT);問題是這裡的「我」並非(2a)中的目的(GOAL),亦非(2b)中的受惠者(BENFECIARY),反倒像一個受整體事件影響的個體;換句話說,「我」是「他跑了」這個事件的蒙事者(AFFECTEE, 參見Li 2001,Lin 2001): (2) a. 阿Q給我寫了信。 【目的義】 b. 小D給我洗衣服。 【受惠義】 有趣的是,稍微把主語和賓語的詞序調動一下,還是能表達類似的事件結構,但整個句子卻有了被動的意味,有(3)為證: (3) 唉,我居然給他跑了!(真是陰溝裡翻船。) 【被動義】 這裡「我」依然是「他跑了」這個事件的蒙事者,其句法結構則產生了實質的改變;換句話說,(1)中的「給」和(2a,b)中的「給」在句法範疇上均屬介詞;但(3)中的「給」卻 成了一個二元述語(two-place predicate),以主語「我」為蒙事者,而以賓語「他跑了」為所蒙受的事件。這個分析很快讓我們聯想到「無缺被動句」(non-gapped passives)中的主語(參見Feng 1997, Ting 1998, Huang 1999),如(4a,b)所示: (4) a. 唉,我居然被他跑了!(真是陰溝裡翻船。) b. 阿Q被小D踢進了三球。 無缺被動句的主語有一個特色,就是也帶有「蒙受」的意涵:(4a)的「我」蒙受「他跑了」這個事件,而(4b)的「阿Q」則蒙受了「小D踢進了三球」。 因此,我們認為(1)的蒙受「給」和(3)的被動「給」無論是在語意上還是在句法上都有絕對的關連:其間差別在於(1)中蒙受論元「我」在附加語位置(adjunct position),而(3)中蒙受論元「我」則在主語位置。另一方面,「給」的論元結構也產了實質的變化:(1)中的「給」充當附加語中的介詞,引介一個蒙受者,詞性與(2a,b)中的「給」相近;(3a,b)中的「給」則已虛化成一個和「被」功能類似的二元輕動詞(light verb),以「我」為主語,並以「他跑了」為賓語,表達「個體蒙受事件」的概念。若再將(5a)中「給」的授與本意和(5b)中弱化的使動用法擺在一起來看,語法化(grammaticalization)的軌跡便隱然浮現(請參見江藍生1989, 2000,徐丹1992,Cheng et al. 1996,蔣紹愚2002): (5) a. 阿Q給了小D三個球。 【授與義】 b. 這塊肉,你給我嚐嚐。 【允讓義】 2. 隱性的蒙受結構 2.1. 非典雙賓句 除了上述以「給」為標記的蒙受結構,我們發現有些非典型的雙賓句其實可以分析成隱性的蒙受結構。以(6a,b)為例,「小D」有三種可能的詮釋:其一為「錢」和「西裝」的來源(SOURCE),亦即朱德熙(1979, 1982)所謂的取得義;其二為「搶」、「偷」的受害者(ADVERSARY)(參見顧陽1999,徐杰1999,張伯江1999,張國憲2001,張寧1998,曹逢甫2003,沈陽 2003);最後一種詮釋則屬先前提到蒙事者,亦即遭遇「阿Q搶了五百塊錢」、「阿Q偷了兩套西裝」等劫掠事件的個體: (6) a. 阿Q搶了我五百塊錢。 b. 阿Q偷了小D兩套西裝。 (7) a. 阿Q搶了我的五百塊錢。 b. 阿Q偷了小D的兩套西裝。 那麼我們怎麼知道(6a,b)不是從(7a,b)中的單賓結構簡省「的」而來的呢?對於這點,陸儉明(2002)提出了一個很有效的測試:那就是加上量化副詞「一共」之後,前者仍然合法,但後者就變得很差,有下例為證: (8) a. 阿Q一共搶了我五百塊錢。 b. 阿Q一共偷了小D兩套西裝。 (9) a. * 阿Q一共搶了我的五百塊錢。 b. * 阿Q一共偷了小D的兩套西裝。 究其原因,應該是以「小D」為領屬者的賓語均屬定指(definite),而「一共」量化的對象又只能是無定數量名詞組(indefinite numeral NP),結果這項衝突破壞了(9a,b)中的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