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红十字知识及国际人道法知识培训班_4_5.ppt.ppt

红十字知识及国际人道法知识培训班_4_5.ppt.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十字知识及国际人道法知识培训班_4_5.ppt.ppt

紅十字知識及 國際人道法知識培訓班 國際人道法 修訂於2009年12月 學習目標 認識國際人道法的基本內容、與紅十字運動的關係 認識國際人道法的最新發展 討論人道法的能力及限制 透過國際人道法進一步探討人道的意義 反思人道工作的意義及限制 國際法 國際法是監管 國與國之間關係的一套規則 國家與國際社會其成員關係的一套規則 國際法與國際人道法 國際人道法是國際法的一組成部分 國際人道法 (IHL)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最早出現於1974年外交會議 又稱:武裝衝突法Law of Armed Conflict (LOAC) 或 戰爭法 Law of War (LOW)   保護武裝衝突的受害者及 限制戰爭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 國際人道法的分支 日內瓦法系 保障武裝衝突的受害者 海牙法系 限制戰爭的方法和手段 索爾弗利(里)諾戰爭 4 萬多名死傷者 缺乏醫療服務 國際人道法的起源 成立志願傷兵救護組織 紅十字運動的起源 簽訂一份國際公約 規範戰爭的基本規則 亨利.杜南 (Henry Dunant) 國際人道法的內容 國際人道法的主要條約 四個日內瓦公約 (1949) 兩個附加議定書 (1977) 第三個附加議定書(2005) 適用於國際武裝衝突和 非國際武裝衝突 日內瓦第一公約 保護戰地陸軍傷病者 紅十字作為保護性的標誌 不帶成見的保護傷病者 保護戰場上的醫療人員 日內瓦第二公約 將保護範圍推展至海上沉船及戰傷士兵 醫療船受到保護 遇船難者得以照顧 日內瓦第三公約 保護戰俘 戰俘並非罪犯 他們要得到人道對待 衝突結束後必須送返回國 日內瓦第四公約 保護平民 附加議定書 新國家、新形勢、新文本 第一附加議定書 國際武裝衝突 第二附加議定書 非國際武裝衝突 第三附加議定書 主要採納新增特殊標誌 七條基本規則 失去戰鬥能力的人,已退出戰鬥的及未直接參與戰鬥的人,其生命及身心健全,均有權受到尊重。在任何情況下,他們都應受到不加任何不利區別的保護與人道對待。 禁止殺害或傷害投降或已退出戰鬥的敵人。 衝突各方應集合在其控制下的傷員和病者,加以照顧。保護對象還應涵蓋醫務人員、醫療設施、醫務運輸及醫療設備。紅十字或紅新月標誌,即為此種保護的符號,必須予以尊重。 在敵對一方控制下的被俘戰鬥員和平民,其生命、尊嚴、個人權利與信念,均應受到尊重。他們應受到保護,免受各種暴力與報復行為的傷害。他們應有權與家人通信,以及接受救援。 每個人都有權享受基本的司法保障。任何人都不應為他所沒有做的事情負責,也不應遭受肉體上或精神上的酷刑、體罰,或殘酷或侮辱性的待遇。 衝突各方及某武裝部隊成員選擇戰爭的方法與手段均受到限制。使用具有造成不必要損失或過度傷害性質的武器或戰爭方法,均受禁止。 衝突各方在任何時候均應將平民群眾與戰鬥員加以區分,以避免平民群眾及平民財產受到傷害。不論是平民群眾或平民個人們,都不應成為攻擊的目標。攻擊應只針對軍事目標。 全球共196個國家是 日內瓦公約的締約國 (全球約有196個國家, 其中193個為聯合國成員) 國際人道法的其他條約 1980年-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被認為具有過份傷害 力或濫殺濫傷的常規武器公約 1993年-禁止發展、生產及貯存化學武器及銷毀它 們的公約 1995年-禁止使用致盲鐳射武器的議定書 1997年-禁止使用、貯存、生產及轉讓殺傷地雷及 銷毀它們的公約(渥太華條約) 1998年-羅馬規約 2002年-國際刑事法院成立 國際人道法的目的 保護不直接參與武裝衝突或已退出武裝衝突的人,向他們提供基本人道援助,保障他們的生存權利 減少戰爭/武裝衝突的殘酷性,避免不必要的痛苦 國際人道法的基本原則 人道原則 區分原則 軍事需要原則 比例原則 禁止報復原則 保護範圍 人員 物件、 場所 自然環境 誰必須遵守國際人道法? 締約國政府 各締約國承諾在一切情況下尊重本公約並保証本公約之被尊重 個人 戰鬥員 全體民眾 執行國際人道法 預防措施-各國履行義務遵守人道法 傳播、培訓、採納立法、翻譯公約原文  遏止措施-衝突雙方預防及終止違反行為 國家法庭遏止戰爭罪行 上級的刑事及軍事指揮官遏止及譴責罪行 國與國之間在刑事問題上的合作 監察在衝突期間人道法獲得遵守的措施 保護國或其代表採取的行動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行動 國際人道法與紅十字運動 國際紅十字運動與國際人道法共同起源 國際紅十字運動,尤其是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CRC),一直致力推動國際人道法的發展 國際人道法與紅十字運動 國際人道法明確規定了紅十字、紅新月 、紅獅日和紅水晶標誌是武裝衝突期間的保護性標誌,不應受到攻擊 國際人道法對在武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