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地测量学精简版材料
绪论 大地测量基础知识
1、大地测量学任务
技术任务:精确确定地面点及其变化;
科学任务:研究地球重力场、地球形状和地球动力学现象。
大地水准面和垂线偏差的概念
大地水准面:完全静止的平均海水面向陆地延伸且包围整个地球的 特定重力等位面,大地水准面是野外测量统一的基准面。
垂线偏差:同一个测站点上铅垂线和椭球面法线的夹角。
大地水准面的特性
①封闭曲面 ②唯一性 ③等位性 ④不规则曲面
重力位公式P17 2-13式
正常椭球表面重力:
β为重力扁率
高出水准椭球面H米的正常重力计算公式 :
INCLUDEPICTURE \d C:\\Users\\Administrator.PCGBZ\\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415744615\\QQ\\WinTemp\\RichOle\\1KN[(9N{RCY[WK50~SRF`WN.png \* MERGEFORMATINET
水准面的特性以及水准面不平行性的原因
由公式得:
水准面间的距离和重力成反比
水准面不平行性
水准面不相交性
不平行原因:地面上一点的重力加速度分为正常重力加速度与重力异常两部分
水准面理论闭合差的概念
在闭合的环形水准路线中,由于水准面不平行所产生的闭合差。
天文坐标系和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和区别。
两者的区别(在书上第十页2-2表)
1)基准面、线不同;
2)大地坐标是人为定义的数学坐标,而天文坐标 则具有物理意义,它受到了垂线的不规则影响;
3)λ 、φ 是直接由天文经纬仪测定的,而L、 B是在椭球面上依据方向、距离等观测量计算得 到的(空间大地测量方法除外)。
正常高系统、正高系统、大地高系统三者的区别
正常高系统:正常高系统是以似大地水准面为基准的高程系统。
正常高系统是作为我国的统一高程系统。
基准面:似大地水准面 ;基准线:地面点铅垂线
正常高:地面点沿铅垂线至似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大地高系统: 基准面:参考椭球面;基准线:椭球的法线
大地高:地面点沿法线至参考椭球面的距离
正高系统: 正高系统是以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定义的高程系统。
基准面:大地水准面;基准线:铅垂线
正高:地面点沿铅垂线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三高的比较:
大地水准面差距N: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在某一点上的高差。
大地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1、国家平面控制网的方法和原则:
① 导线测量法② 三角测量法③ 三边测量法④ 边角同测法
⑤ 天文测量法
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① 分级布网、逐级控制② 保持必要的精度③ 应有一定的密度④应有统一的技术规格和要求。
2、大地控制网的作用:
为地形测图提供精密控制
在测绘地形图中,大地控制网的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限制测图误差积累,保证成图精度;
? 统一坐标系统,保证相邻图幅拼接;
? 提供点位的平面坐标,保证平面测图。
为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和其他科学问题提供资料
? 旋转椭球的基本参数的确定;
? 地壳运动、大陆漂移、地极移动。
为国防建设和空间技术提供资料
? 远程武器、军事基地、机场;
? 人造卫星、火箭。
3、工程平面控制网的分类和布网原则和方案
分类:1、测图控制网 2、施工控制网 3、变形监测网
布设原则:1分级布网,逐级控制;2保持足够的精度
3保持一定的密度应该有统一的规格
布设方案: 城市和工程侧量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案有三角网、三边网、边角网、导线网、GPS网等形式。实际应用中,首级控制网以GPS网的布设为主要形式,次级加密网有GPS网、导线网等多种形式。
布设工程控制网应尽量与国家控制网联测!!!
工程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的一般步骤P60
工程控制网精度估算的主要步骤P61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布网原则:由高级到低级、整体到局部,分为四个等级布设,逐级控制,依次加密。
国家高程控制网精度要求
课本P48公式3-2,3-3
水准测量的精度,用每公里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 MΔ和全网中误差Mw 表示,限差规定(单位毫米):
工程平面控制网 (重点看)
(1)分类:a.测图控制网 b.施工控制网 c.变形监测网
(2)布设原则:
a.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b.保持足够的精度
c.保持一定的密度
d.应该有统一的规格
(3)布设方案:(评定精度)
城市和工程侧量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案有三角网、三边网、边角网、导线网、GPS网等形式。实际应用中,首级控制网以GPS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时代职业英语》教学资源_传媒英语_Unit_6_.pptx VIP
- 中医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题及答案2025版.docx VIP
- 超声中信号处理.ppt VIP
- 《新时代职业英语》教学资源_传媒英语_Unit_7_.pptx VIP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新时代职业英语》教学资源_传媒英语_Unit_9.pptx VIP
- 宝钢质量管理经验.doc VIP
- 勿忘历史,珍爱和平——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班会-2025-2026学年初中主题班会优质课件.pptx VIP
- Kuka控制系统 KR C5安装指南.pdf VIP
- 学习2025年《初中初三开学第一课》.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