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1课《忆读书》教学设计.docVIP

七年级语文第1课《忆读书》教学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忆读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知识竞赛体验学习乐趣;通过自由朗读整体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形式,结合朗读、圈画、思考、讨论等手段品味语言,理解作者各阶段的读书生活及读书感受,联系实际思考自身读书体验。 3、情感目标与价值观:树立“开卷有益”的思想,培养自主阅读的兴趣与合作探究的精神,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的读书经历及感受,学会从作者复杂的读书经历中归纳读书对于成长的种种好处。 2、教学难点:在阅读中反思自己的读书经历并交流心得体会,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活动导引 课前预习。要求如下: 1.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典,正音、释义。 2.读顺文,能够流畅、清晰的朗读课文。 3.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并能够指出不同时期的不同书本带给作者的影响。 导入新课: 诗人徐志摩曾表达过读书后的不可言说的愉悦:“我觉得读到好的诗的时候,真如听到绝妙的音乐,五官都受了感动,精神上好像复新了一般。在诗里,似乎每一个字都是有灵魂的,它们在那里活泼地跳跃着。许多字合起来,就如同一个绝大的音乐会,很和谐地奏着音乐。这种美的感觉,音乐的领会,只有自己在那一瞬间觉得,不能分给旁人的。”他指出了读书给人的愉悦享受、精神熏陶。世纪老人,冰心女士,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时,也为我们总结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二) 诵读活动 1.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同学为一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 2.诵读要求与策略: 能准确、清晰地读文,要忘我、深入地体会;指出对方同学朗读中的失误与不足。 (三) 正音释义 倒不是: dào :却不是; 津津有味:形容兴趣很浓。 无限悬念 :非常挂念; 一知半解:发音 yī zhī bàn jiě 解释 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诸zhū: 笸箩pǒluó:盛谷物等的一种器具,用柳条或篾条编成。 聊斋志异:——蒲pú松龄(课文有) 柳州风骨 、长吉清才:柳宗元那样雄健有力的风格,李贺那样清新不凡的才气。(课文有) 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 着力:zhuólì 尽力;用力 气愤填胸(义愤填膺)( yì fèn tián yīng ) 解 释 膺:胸。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膛。 天罡地煞 gāng:(课文有)道教称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七十二个地煞星。 酷爱:kù’ài 极其爱好;非常热爱 怒发冲冠( nù fà chōng guān ) 解 释 冠:帽子。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凄凄惨惨:凄凉悲惨 若有所失:好像失去了什么(课文有) 无聊:精神无所寄托(课文有)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课文有) 做人处世 chǔ: 消遣(qiǎn):用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来消磨时间(课文有) 烦琐:繁杂琐碎 (栩栩)如生 :xǔ xǔ rú shēng 解释 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索然无味:没有一点趣味。(课文有) 朦朦胧胧:月光不明,模糊不清。?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 堆砌qì:解释: ①垒积砖石并用泥灰黏合: ②比喻写文章时使用大量华丽而无用的词语: 无病而呻:没有病却发出痛苦的声音,文中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情实感而桥揉造作(课文有) 风花雪月:原指古典文学里描写自然景物的四种对象,后来比喻堆砌辞藻,内容空泛的诗文。(课文有) 抹去mǒ:擦揩kāi拭涂 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四) 思考活动 1.学生活动与要求 请同学快速浏览全文,圈画出能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的语句。 2.教师辅助策略 同桌为一组,交流意见。 (五) 交流活动 1.关于本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课文通过回忆作者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勉励青少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课文紧紧围绕着“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来组材、选材的,请同学在文中圈画作者回忆了幼时、少时哪些读过的书。 明确:在2-10段,有《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精忠说岳》、《茶花女遗事》、《红楼梦》等。 这些内容体现了“多读书”这一中心。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 明确:时间顺序。 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 (六) 课内小结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而人生中从亲身经历获得的经验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其他途径,用别人的、间接的经验来弥补缺失,丰富心灵,完善自我。 读书,是人获得人生经验的更不竭的源泉。所以,我们要多读书。 (七) 课外小结 1.请同学按时间顺序,课外小结自己的读书书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