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同步测试2 人教版必修三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就获得了兔子的全部能量
B.当狼把兔子肉同化为自身有机物时,能量便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
C.当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时,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
D.当物质循环进行时,能量流动早已开始了
答案:C
2.下列有关新型农业生态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
A.该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
B.该生态系统提高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建立该系统的目的是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D.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家畜和蚯蚓
答案:C
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和2包含着所有种群构成的群落
B.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
C.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
D.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生产者和无机环境之间存在双向联系,故得知:1为生产者,4为非生物成分。那么2就是消费者,3是分解者。
答案:D
点拨:解答本题关键是要弄清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的关系。
4.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图中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
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⑦过程造成的
D.农业生产中的中耕松土可以增大⑤过程
解析:从图可知,A为分解者,B为生产者,C为消费者。③⑤⑧代表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④代表生产者的光合作用,⑦代表化石燃料的燃烧。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的化石燃料燃烧,释放大量的CO2到大气中,打破了大气中CO2的平衡,导致温室效应。
答案:C
5.如右图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模式图,
f为生态系统中非生物成分,下列叙述中错误
的是( )
A.若f表示的是CO2率,则该图解表示生物圈的碳循环,且(a、b、c、d、e)→f过程都是存在的
B.c的同化量越大,流向d和e的能量就越少
C.图中的a生物一定是自养生物,b、c、d、e一定是异养生物
D.图中的b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答案:B
6.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只能通过光合作用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
B.有机物中的碳只有通过呼吸作用返回无机环境
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
D.E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 kg的A
解析:A选项错误:CO2可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B选项错误:有机物中的碳可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返回无机环境,也可通过燃烧进入大气中。
答案:D
二、简答题
7.下图是自然界中氮循环示意图,依图回答:
(1)大气中的氮主要通过[ ]________进入生物群落,其次通过[ ]________、[ ]________等途径也可少量供给植物氮素。
(2)图中A物质代表________,可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形成B物质。B物质在土壤中________细菌的作用下形成C,C物质代表________。
(3)将B物质转化成C物质的细菌,其新陈代谢的类型属于________。
(4)在________的情况下,一些细菌可将C物质最终转化成________返回大气中,由此可见,土壤中这些微生物在包括氮循环在内的自然界中的________中起着重要作用。
(5)目前,全世界每年施用的氮素化肥大约有8×107t,这样做对环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________。据你所学的知识,提出一种既不会影响环境,又能满足农作物对氮素需求的方案或设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大气中的氮主要通过生物固氮进入生物群落,其次是光电固氮和工业固氮。(2)图中A物质来自动植物,它代表的是动物体内的一部分蛋白质在分解中产生的尿素等含氮物质,以及动植物遗体中的含氮物质。它们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后形成B物质—氨,氨经过土壤中硝化细菌的作用,最终转化成C物质—硝酸盐。(3)硝化细菌能利用氨氧化成硝酸盐过程中释放的化学能,将CO2和H2O合成有机物,因此从同化角度看,它属于自养型。硝化细菌需在有O2条件下生存,因此从异化角度看,它属于需氧型。(4)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土壤中的另一些细菌(反硝化细菌)可以将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并最终转化成氮气返回大气中。氮循环属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5)大量施用氮肥,容易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要减少氮素进入水体,又要满足植物对氮素的需要,可借助基因工程,将固氮基因导入农作物中。
答案:(1)① 生物固氮 ② 光电固氮 ③ 工业固氮 (2)尿素及动植物遗体 硝化 硝酸盐 (3)自养需氧型 (4)氧气不足 氮气 物质循环 (5)水体的富营养化 将固氮微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4.2 种群数量的变化 第2课时 同步测试2 人教版必修三.doc
- 4.2第四章第二节《化学电源》同步训练.doc
- 4.3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 同步测试(湘教版选修6).doc
- 4.3 圣雄甘地 同步测试 (人民版选修四).doc
- 4.3 寒潮 同步练习(中图版必修1).doc
- 4.3 旅游常识和导游基础知识 同步测试 (湘教版选修3).doc
- 4.3 海洋生物资源 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2).doc
- 4.3 牛顿第二定律 同步精练(人教版必修1).doc
- 4.3 牛顿第二定律 同步练习1A(人教版必修1).doc
- 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同步训练 人教版必修一.doc
-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同步训练 人教版必修3.doc
-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同步训练1 人教版必修3.doc
-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同步训练2 人教版必修3.doc
- 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同步测试1 人教版选修一.doc
- 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同步测试(人教版选修1).doc
- 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同步训练 人教版选修一.doc
- 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同步测试(人教版选修一).doc
- 5.4 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同步测试(湘教版选修6).doc
- 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3).doc
- 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人教必修3同步测试).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