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 础 工 程;第 九 章
桩基础;9-1 概 述;桩之作用:;(2)减小沉降,从而也减小沉降差,故地基强度够,而变形不合要求时亦用。;(3)抗拔:用于抗风、抗震、抗浮等(图4-1c)
(4)有一定抗水平荷载能力,特别是斜桩(图4-1b)
(5)抗液化:深层土不易液化,浅层土液化后,有桩支撑,有助于上部结构的稳定。; 所以应用广泛,沿海、内陆地区均用。同基坑支护、地基处理并为土木工程三大热点。;近年来,桩基成为高层建筑的主要基础形式,为设计桩基,须了解其类型、机理、承载力及变形验算等。;桩基设计主要内容:桩型选择、单桩承载力确定、群桩承载力和沉降验算,桩身强度和承台计算。;二、桩的类型;1、按材料分:木、钢、钢筋混凝土;2、按桩的制作方法分;灌注桩—钻孔、放钢筋笼、浇砼。尺寸灵活,还可扩头,配筋率可以小,但现场脏,质量难保证,例断桩、缩颈、露筋、清底不充分等。;3、按设置效应分
—是否挤土;4、按荷载传递方式分;(一) 摩擦桩;5、按直径大小分—一般直径桩、微桩、大直径桩;1、预制钢砼桩 (RC桩);2、钻(挖)孔灌注桩;;3、沉管灌注桩 (挤土);缺点:易产生缩颈、断桩、局部夹土、混凝土离析等质量事故。;缩颈常发生在下列情况:;4、钢管桩;三、桩的两种极限状态;9-2 单桩承载力的确定; N-q、s-q关系: ;2、侧摩阻力qs的大小、分布;3、极限端阻qpu计算及其深度效应;1、概念;;2、负摩擦发生的范围;;;3、负摩擦大小估计;4、消除负摩擦的措施;三、单桩破坏模式;;1、屈曲破坏;R取决于三个方面:
(三者同时兼顾,并取最小值);一般稳定系数f=1.0,但下述情况下要考虑压屈:;2、按桩周土支撑能力估计 ;;(2)经验公式法;qP — 桩端土的承载力标准值(kPa),对于钻、挖、冲孔灌注桩可按地区经验确定或现行有关规范表格查取,预制桩可按表8-5选用;;qsi — 桩周土的摩擦力标准值(kPa),对于钻、挖、冲孔灌注桩可按地区经验确定或现行有关规范表格查取,预制桩可按表6-6选用;;(b)大直径桩 d800;(c)嵌岩桩;9-3 群桩承载力计算;;影响R群的因素有:桩数、桩距、桩径、土性、桩长、群桩平面形状等。;模型及载荷试验表明:;可见,桩距,桩数及排列是主要因素,规范归纳为如下原则:;二、群桩的地基强度和变形验算;;(6-10);在中心荷载下要求桩尖平面处压应力p满足:;式中:F —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kN);;Mx,My — 作用于桩尖平面处外力对该平面重心的x、y轴的力矩设计值(kN?m);;(二) 群桩的地基变形验算;三、桩基中各桩的受力验算;当偏心受压时(图6-17),;式中:xi,yi — 第i根桩分别至通过桩群重心的y轴和x轴的距离(m);;其余符号意义同前。;9-4 桩基础设计;?定群桩承载力及其验算;;一、桩型、桩和截面尺寸的选择; 桩长由桩端持力层定,桩端应重入坚实土(岩)层一定深度,规定:;H5d (如图);二、确定桩数及布置桩位;偏心受压:;(二) 桩的中心距;(三) 桩位的布置;原则:尽可能使上部结构的中心与桩群横截面的形心重合或接近。;三、桩身结构设计;;方桩:当边长 b=200~500mm;2、桩身截面强度计算;对于方形桩:;锤击法施工时,锤击压应力按下式估算:;AH、Ac、Ap — 锤、桩垫、桩的实际截面积(m2);; 沿桩纵轴向的锤击拉应力,对于钢管桩可取(0.33~0.5)?p;对于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桩可取(0.23~0.33)?p。;(二) 灌注桩;需配筋时; 箍筋采用环式或螺旋箍筋,不小于?6@200~300mm,;四、承台设计;d;(二) 承台的内力计算;(6-28);式中 Qi —第i根桩的桩顶外力设计值(kN),可按式(6-13)及式(6-14)计算,但一般宜扣除桩基承台自重及承台上的土重;;2、等边三桩承台;式中 M — 由承台形心到承台边缘之距离范围内板带的弯矩设计值(kN·m);;3、等腰三桩承台;;式中Mx 、 My— 承台形心到承台两腰和底边距离范围内板带的弯矩设计值(kN·m);4、柱下或墙下条形桩基承台梁:; 工程实践表明:对于中、小型桩基承台梁,桩距在2m以内,墙厚在370mm以内时,按构建配筋(如图)尚可。;(三) 承台厚度及强度计算;;式中:? — 冲跨比,?a/h0,?满足0.3~1.0,桩对承台冲切时,?=1.0;;h0 — 承台冲切锥体的有效高度(m);;桩基承台梁斜截面的抗剪承载力,按下式计算:;b — 承台验算载面的宽度(m),可取验算载面上、下边的平均值;;2.1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 ;2.1 钢筋混疑土预制桩施工;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有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