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细菌结构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物病原微生物学;第二节 细菌细胞的结构;细菌的结构按分布部位大致可分为;习惯上:细菌的结构;细胞质;;一、基 本 构 造;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Gram staining)过程;;Gram stain of Gram + Staphylococcus cells ;Gram stain of Gram - E. coli cells;1、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结构;(1)肽聚糖(peptidoglycan);革兰氏阳性菌“肽聚糖”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聚糖连支架是由 N-乙酰葡糖胺( (N-acetylglucosamine,NAG)和N-乙酰胞壁酸( N-acetylmuramicacid, NAM)经β-1,4糖苷键交替连接组成。 四肽侧链由L-丙氨酸、D-谷氨酸、L-赖氨酸和D-丙氨酸四种氨基酸组成,均连接在NAM上。 五肽桥由5个甘氨酸组成, 交联方式:四肽侧链第三位L-赖氨酸籍五肽交联桥与相邻四肽侧链第四位的D-丙氨酸交叉联结,形成坚固致密的三维立体网状结构。;L-丙氨酸;凡能破坏肽聚糖结构或抑制其合成的物质,都能损伤细胞壁而使细菌变???或杀伤细菌,如: 溶菌酶能水解肽聚糖支架的β-1,4糖苷键,引起细菌裂解。 青霉素和头孢霉素能抑制四肽侧链上D-丙氨酸与五肽桥之间的联结,使细菌不能合成完整的细胞壁,可导致细菌死亡。;磷壁酸 ;壁磷壁酸(含量多,通过共价键与 肽聚糖分子结合,并延伸到肽聚糖分 子表面) ;磷壁酸的作用 抗原性很强——G+菌的表面抗原; 在调节离子通过粘肽层中起作用; 与细胞膜上一些酶的活性有关; 某些细菌的磷壁酸,对宿主具有粘附作用,其作用类似菌毛,可能与致病性有关。;革兰氏阳性菌;;2、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1)革兰氏阴性菌“肽聚糖” (大肠杆菌);N-乙酰葡萄糖胺;; 肽聚糖的化学组成和一级结构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类脂A (lipid A): :无种属特异性,内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耐热,与致病性有关,能致动物体发热、白细胞增多,直至休克死亡。;(3)外膜蛋白( Outer membrane protein ,OMP);(4)周质间隙(periplasmic spase);G+菌细胞壁模拟图;Electron micrograph of a G+;革兰阴性菌细胞壁;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模式图;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 (LPS);;G-菌细胞壁模拟图;Electron micrograph G- cell wall;3、细菌细胞壁结构比较;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电镜图;;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比较;;;;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比较;4、细胞壁的功能;5、缺陷型细菌;;;;;(二)细胞膜(Cell embrane) ;细胞膜的功能:;细菌细胞质膜的基本结构 ;Diagram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cytoplasmic membrance;细胞膜模式图;中介体(Mesosome):;;;(三)核体(nucleoid)(基因组DNA);;;;(四)胞浆(Cytoplasm);1、质粒(Plasmid);;2、核糖体(ribosome);;3、胞浆颗粒(Cytoplasma granula);异染颗粒;二、特殊结构 ;(一)荚膜(capsule) ;肺炎链球菌荚膜;3、普通染色不易着色,荚膜染色法可见荚膜的存在 4、微荚膜(microcapsule),其厚度在200nm以下者,在光学显微镜下才不能直接看到,必须以电镜或免疫学方法才能证明,称为微荚膜。;5、粘液层(slime layer):有些细菌分泌一层很疏松、与周围边界不明显,易与菌体脱离的黏液样物质。;;7、荚膜的产生——有种的特征,也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8、荚膜——使液体培养基具有粘性; 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表面细润、有光泽的光滑型 (S 型 ) 或粘液型菌落。 ;9、荚膜的功能;细菌荚膜;肺炎球菌荚膜;(二)细菌S层(Bacterial surface layers,S-layer);(1)作为分子筛和离子通道 (2)S层具有类似荚膜的保护屏障作 (3)S层可介导细菌对宿主细胞的黏附, S层在病原菌中的致病意义。 (4)重要的表面抗原;(三)鞭毛(flagella);;;;2、鞭毛的检查方法: 1)直接观察法: --电镜能直接观察到鞭毛,将细菌作成超薄切片,在电镜下直接观察。 --细菌经特殊的鞭毛染色法,使染料沉积在鞭毛的表面,增大其直径,在光镜下也可看到。 ;;细菌鞭毛的电镜照片 ;2)间接检查法:通过观察细菌有无运动力间接地推

文档评论(0)

lifang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